高考物理套题目训练冲刺卷二

高考物理套题目训练冲刺卷二

ID:28334556

大小:231.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高考物理套题目训练冲刺卷二_第1页
高考物理套题目训练冲刺卷二_第2页
高考物理套题目训练冲刺卷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套题目训练冲刺卷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套题训练冲刺卷二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14.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450600300150ABCD15.如图所示,为波沿着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刚传播到BBA点时的波形,由图可判断出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是A.向左B.向右C.向下D.向上16.两个分子从相距较远(分子力忽略)开始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B.分子力一直在增大C.分子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分子势能先增大

2、后减小17.2005年10月17日凌晨4点半,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飞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成功着陆,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五圈进行了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飞船在上述圆轨道上运行的动能是Ek激光器细丝抽丝机A.等于mg(R+h)/2txB.小于mg(R+h)/2C.大于mg(R+h)/2D.等于mgh/218.抽制细线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

3、同,则A.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B.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细了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丝的丝粗了19.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生成一个氘核,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则A.由于反应前后质量数不变,所以m1+m2=m3B.由于反应时释放了能量,所以m1+m2>m3C.由于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从而吸收能量,所以m1+m2<m3D.反应时产生频率为(m1+m2-m3)c2/h的光子(式中c是光速、h是普朗克恒量)-+P20.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点P,如图所示。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

4、场强,U表示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表示P点的电势,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A.U变小,E不变B.E变小,变大C.U变大,不变D.E不变,不变Bv021.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水平放置的玻璃环形小槽,槽内光滑、槽的宽度和深度处处相同。现将一直径略小于槽宽的带正电的小球放入槽内。让小球获一初速度v0在槽内开始运动,与此同时,有一变化的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小槽外径所包围的面积,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成正比增大,设小球运动过程中带电量不变,那么(提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A.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不变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增加C.磁场力对小球做功D

5、.小球受到的磁场力不断增加2015100二、非选择题(共72分)22.(16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的示数如图所示,它的读数为_________mm。(2)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此图线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t4t3t2t1tFOO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t2时刻绳子最长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D.t4与t3时刻绳子最长(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流表的内阻:待测电流表A1(量程250mA,内阻r1约

6、为50Ω)待测电流表A2(量程300mA,内阻r2约为50Ω)电阻箱R1(最大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①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试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上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tx②用直接测量量表示待测电流表A1内阻的计算公式是r1=______________。班级姓名学号分数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22、(1)(2)(3)②v0Eθ23.(16分)如图所示的宽度范围内,用匀强电场可使以初速度为v0垂直于电

7、场方向入射的某种正离了(不计重力)偏转θ角;若改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使该离子穿过磁场时偏转角度也为θ,求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比值.vBvACAB24.(18分)如图所示,平板小车C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A、B两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小车C的两端同时水平地滑上小车。初速度vA=1.2m/s,vB=0.6m/s。A、B与C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0.1,A、B、C的质量都相同。最后A、B恰好相遇而未碰撞。且A、B、C以共同速度运动。g取10m/s2。求:(1)A、B、C共同运动的速度。(2)B物体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3)小车的长度。

8、25.(22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框架cdef,处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