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

ID:28339979

大小:4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_第1页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_第2页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_第3页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_第4页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控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最终管理目标不是消除债务,而是有效控制债务的规模,防范和控制由此带来的风险,把债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要防范和控制我国现阶段的债务风险,应该从完善体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及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等方面来实现。5.1改革和完善各项体制,明确政府职能范围5.1.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经济行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通过生产或提供公共产品

2、以满足社会需求。各级地方财政要按照这一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中退出,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来,将财政资金主要安排到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提高财政对公共需求的保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对私人产品的提供或生产,应由市场去解决,以防范或有债务的累积和风险的形成。5.1.2完善财政体制,合理划分财权与事权的范围5.1.2.1要进一步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在划分

3、责任时,明确由中央承担。各级政府都应遵循“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则,改变“中央出政策,地方出资金”的局面。多数国家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划分都由宪法和法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避免了不必要的相互推楼和争取资金的不正当手段。我国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中,应当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完善预算法、转移支付法规,以立法形式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硬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举债和担保行为,加强地方债务的法制化管理。应当看到,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职责,包括债务责任的进一步明晰和合理划分,不仅可以促进各级政

4、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统一,而且可以减少各级政府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各级地方政府的偿债意识,防止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失控,为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创笼冬条件。5.1.2.2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收分配.---适当下放税权,从法律上保障地方政府拥有因地制宜调整地方税种和税率的权力。建立、完善地方税体系,扩大地方税规模,使地方本级收人基本能够满足地方财政的开支,增强地方以自身相对独立的财力来防范风险的能力。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不断提高地方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是导致地方政府举债的重要原因。因此

5、,为了防范新的、不合理地方债务的累积,应当保证地方能够通过正常、规范的收入来源确保其正常的支出需要。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必须完善地方税体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引入不动产税。在省级以营业税为财源支柱的同时,市、县级以财产税为财源支柱。不动产税是最适合基层地方政府掌握的税种。这类不动产税可形成非常稳定的税源,只要地方政府一心一意优化投资环境,自己地界上的不动产就会不断升值,每隔3-5年重新评估一次税基,地方政府的财源就会随着投盗环境的改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职能的重点和其财源的培养吻合,正好适应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调整的政策导向。在市场经济条件

6、下,地方政府应该看重的是优化投资环境,使辖区里的繁荣程度提升,房地产不断升值,同时扩大了自己的税源,而形成稳定的大宗的财政收入来源。第二,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具有地方区域特点的税源开征新税种,提高税收收入。5.1.2.3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第一、中央、省、市各级财政都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从经济角度看,目前县乡财政乏力是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有利于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此过程中,上级财政给予必要支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应该的

7、。税费改革后,贫困地区的财力缺口进一步加大,乡镇一级财政收入规模缩小,财政欠发工资问题突出,乡镇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急需要由上级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解决。建议中央考虑贫困地区的实际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照顾。在此基础上,省级和有条件的市也应该积极想方设法,拿出一定的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5.1.2.4减轻地方政府的配套压力来自上级政府的日益增加的资金配套要求,削弱了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的支持效应,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直接动因。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以前所安排的要求地方进行配套的政策进行清理,不合理的、超过地方财

8、政承担能力的一律予以取消;配套比例高的要逐步降低配套比例。二是实行归口管理,严格控制出台新的配套政策,按照量力而为、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安排和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对下补助项目原则上不要求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