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

ID:28341906

大小:68.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_第1页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_第2页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_第3页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_第4页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清明节的散文三篇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请大家参阅!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时节春更明,年年祭祀,思念先人,浓浓哀思寄深情。国家将传统的清明节列入法定的节假日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这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重大举措。清明节期间人们有时间返乡祭祖,使“忠孝”文化更加发扬光大。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割肉救重耳的故事广为流传,为大多数人们所知,流传至今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祭祖的重要节日。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更加形象的说明

2、了清明是一个思亲祭祖、表达哀思的时节。清明荡秋千,清明观桃李,清明赏油菜花,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仿佛千年早有约定,清明节,十有八九春雨会适时降临。有时清明前一天,还是一片艳阳天,气温骤升,一下子进入夏天一般炎热;清明日,老天时常愠色骤起,不见了昨日那一脸温馨、满面春风,凌厉寒意从天而降。清明时节,桃花开了又落,杏花谢了匆匆,霏霏细雨将斑竹梨树凝固在青灰色的空气里,蓑衣拌雨剪影于阡陌桑田中。坟墓多在山中,祭祖是内容,挂青是形式。烧了纸,放完鞭炮,找一根合适竹杆将青挂上,坟墓静卧当地,坟前杂草庄稼一

3、片狼藉,片刻的热闹愈加衬出亘古的凄凉。坟墓上的青尤为耀目,才挂上便如风撕碎一般‘哔哗’作响,让它好好挂着吧,静寂的山林孤独的坟茔尘世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仪式,需要它永不休止永不怠倦的舞蹈召回逝去的灵魂。清明节和寒食节时间相近,是以移植了寒食节很多习俗,固千年后两节己融为一体。苏东坡曾写一帖这帖虽非为清明节所写,但跟清明节能粘上一点关系我就喜欢上了,‘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就连病也要病得有诗意,于苦雨中卧闻海棠花。可惜现在这屋大小虽如渔舟却不漏雨,不免遗憾了点。清明节里也应吃泡菜寒菜才对

4、,但家里还是鱼肉满桌。东方传统节日情与景交融不可分割,只有有了空庖煮寒菜的心方能体味那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似有似无的细雨里,上坟就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追思不起来,天空抑郁,纵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会低头前行,默默烧香。但初春新绿,没有冬的萧杀,山川浸透着清新迷濛之美,上坟的人亦不会伤感甚深泪如泉下。此时的伤感是唯美的。情与景倶在春寒里。清明节人们要给逝去的先人上坟,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家乡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们一般是不到坟茔的。纸穗挂坟头,纸钱烧坟前,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清明节,家

5、乡忌使针,忌洗衣,有“前三后四”之说,意思是清明前三天和清明后四天都忌使针,忌洗衣。儿时特别注意这一点,生怕招致什么灾难。清明节又习惯称为“鬼节”。湘南民间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青山四处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锄,皆为先祖上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当时人们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清明节前几天,手巧的妇女们便开始用买来的各种颜色的纸张,少则几十张,多则上百张,开始做各种祭祀品。有的剪一大堆的纸钱纸穗,剪好以后,把各种颜色配在一起。有的家庭为省工夫索性就直接去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地下的先祖们预备的。

6、而且节前还要做一种重要的祭祀食品,称为米糕,形状有鸡、鸭、鹅、鱼、兔等,都是妇女们用一双灵巧的手将晚稻籼米、襦米,食品颜料,石磨(现在改为机器粉碎),工作台、团箕、米筛、筷子、刀、剪、碗、锅、蒸笼等。制作流程细而不繁:一是挑选上等晚稻釉米和一定比例糯米;二是将米碾成粉末再过筛;三是将少量过筛的米粉加水蒸熟,然后与干米粉加水混合反复搓,制成粉坯;四是将粉团塑成各种动物或植物形状;五是上色,又叫“画龙点睛”;六是用蒸笼或鼎锅蒸熟即成。可即时吃,冷却后加热,可蒸可油炸可火烤,味道好吃了,既可饱口福又可饱眼福。做出来

7、的米糕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到了清明节这一天,男人便早早起床,在竹篮底铺一张草纸,放上几个漂亮可人的米糕,上面盖一层剪好的纸穗和纸衣、香、冥钞、水果等祭奠物,倒一壶小酒,带上几个小酒杯和几串鞭炮,扛一把锄头就出门了。家庭比较富裕的还要做几个菜,去祭祀先人。坟地一般是远离村庄的,要走很远的路,所以人们出发都很早,有时候路上碰到村邻,就搭伴一起走。到达坟地,先把坟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用锹在坟头添上厚厚的新土,在先人的坟墓前,把水果、酒杯、米糕和菜摆好,插好纸穗,烧几柱香,然后开始祭奠。男

8、人们跪在坟前,烧化纸钱,磕三个响头,招呼祖先出来拿供品,然后开始放鞭炮,过一一段时间,再把杯子里的酒在坟的周围洒一小酒,就可以回去了。男人祭祖一般是很少哭的,要是女人,还会坐在坟前,抹几把眼泪,哭上几段,方才起身返回。上小学四年级时遇到的一件事,至今也难以忘怀。记得那也是清明时节,己是深夜十一点,我与几个小伙伴们捉迷藏,经过村头的丁字路口,看到若隐若现的火光,还有人们烧化的纸灰,还没有完全熄灭。借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