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义利之辨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

ID:28342298

大小:5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9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_第1页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_第2页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_第3页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_第4页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社会义利之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社会的义利之辨周桂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前言王鲁湘:义利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主要命题之一,重义轻利一直是古老、文明的中国所崇尚的基本准则,但是随着商业时代的到来,古老的准则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义利关系在当代是否已经被抛弃,如何重新认识义利之辨。有关这些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画外音]周桂钿,1943年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桂钿的学术研究由王充、董仲舒的个案入手,融思辨与考实为一炉,在秦汉思想史领域广有影响。

2、王鲁湘:周先生20来年,一直在研究中国哲学,关于中国传统儒家的这种义利关系之辨,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一直写着五个大字,仁义礼智信,假如说我们这个天空中,最后只允许写两个字的时候,那中间一定还有一个义字,如果最后只许写一个字的时候,在仁和义之间挑的话,我估计大多数中国人会把那个仁去掉,要把那个义字留着,因为在我们中国的民间文化中间,似乎义字是一个真正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从很多中国的故事中间,包括我们著名的古典小说中间,《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在我们中国民间中间,一切都是义字当先,那么这个义字为什么在

3、中国社会,特别在中国民间社会如此重要?周桂钿:应该说这是很复杂的问题,里边有个发展过程。最早重视义的不是孔子,孔子讲义的时候,不是排在非常重要位置,排在最重要位置的是墨子。墨子后来为跟官府对抗,绝无司法,没有信仰者,但是他的信仰者后来落草为寇,武侠小说那写的东西,都是墨子的后代,墨子,侠客就是墨子造成的。所以《史记》里面讲那个《侠客列传》里面,都是讲墨子的后代。这个应该说他有他的合理性,而这个合理性被孟子吸收了,所以孟子作为儒家是第一个提出来仁义,所以把孔孟之道称为仁义之道,这个跟孟子提倡仁义连称有关系的,所以这

4、个一弄起来,就是仁义就很重要。.---后来仁义礼智信,是汉代以后逐渐地强调起来,说明这个是一个变化过程。但是整个理论,现在看,为什么强调义跟你这个有关系,为什么老强调义,仁者爱仁是讲爱心的,义就是讲合理性,合理性是可以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合理性。在这时候什么样是合理,过一段时间,又不是这样的,又换了。所以这个合理性最能够适应社会,与时俱进,所以任何时代,它的义都是对的,因为义的解释不断有所变化。比如说汉朝的时候,子女每天早晨到父母那里请安,都得下跪,现在都不下跪了,因为现在不适应了,这就说明,就是现在的义跟那时候

5、的义是不一样的。王鲁湘:有没有不随时间条件变化的那个义?周桂钿:你比如《三国演义》中间,刘关张桃园结义,最后他们这三个人结成一个武装团伙,然后最后成立了一个军队,分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建立了一个国家,按理说这个时候国家的利益应该高于他们三哥们的这个意志上,但是这三哥们最后发现,他们还是把自己三哥们桃园结义那个义放在国家的利益之上,在他们看起来,他们当时桃园这一拜的时候那个义就是天地之间永恒的、超越一切的。他对国家这个还没有看得那么重,关于这个问题,朱熹的学生,叫陈淳,在《北溪字义》里面他讲了一个,他说那个诸葛亮说

6、要取荆州,那是符合大义的,而刘备呢,因为刘表的关系,不去取,那是不义的,他说不去取不能说就是义了,因为过去很多人就觉得这个是义了他说不是,因为他就是顾了刘表的亲情,没注意这个国家的大局,所以他是不对的,所以这个理解应该说,他那时候还是很有启发性的,有点创新,理论创新。[画外音]那么朱熹说过,义利关系是儒者的第一义,他为什么把义利关系看成是儒者的第一义,这么重要呢?因为那时候,一个做人,一个治国,都有这个问题,都牵涉到,所以他认为是第一要义。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也有人认为重义轻利严重制约了中国

7、的经济发展。追本溯源,什么是利,何谓义?在现代社会又怎样权衡二者关系?著名学者周桂钿主讲当代社会的义利之辨。一、儒家的利义观内涵义利观,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就是从孔子以前到现在,很多人论述了这个问题,应该说还在继续讨论,也没有最后结论,但是有一些基本的东西,基本思想,应该是作为常识保存下来的,但是现在的许多人对儒家的义利观有误解,也有曲解。.---(一)孔子的义利思想建立在合理之上1、什么是义利?我认为有必要讲一讲,比如说什么叫义利问题,因为我做过考证,我现在就把结论说一下,利就是以刀割禾,农业文明里面就是收割的

8、意思,实际上就是说,当时就是讲的物质利义,义就是合理分配,义利关系就是怎么合理分配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合理分配,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非常难,在中国历史上反复讨论过这些问题,经常的不是偏这一方面,就是偏那一方面,应该说都在孔子的思想范围之内产生一些摆动。2、孔子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孔子关于义利观,他的基本思想实际上非常简单,一个是见利思义,看到有什么好处就想合理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