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ID:28346157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_第1页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_第2页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伊艳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中心小学256409习惯基木上属于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培养非智力因素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阶段,重在学生各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根木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上。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是否善于沿着科学的路径去观察分析总结农村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从而施以科学的指导方法,耐心去帮助这些小学牛.,这就直接决定了孩子们在将来社会是否能形成并实现自己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我在农村任教多年,与农村小学教育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学习

2、及生活习惯尤为重要。一、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性受农村特殊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学习时间上很没有规律性。家长仍沿袭着“H出而作,H落而息”的劳动生活习惯,早晨八九点钟才回家吃早饭,对一天的时间自由支配。而多数小学生几乎天不亮就带点食物或者钱无奈之下被过早地送到学校,早餐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此,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早晨预备前老师早到校看着孩子们解决吃饭问题,可时间长了老师们也受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最后,只能通过家长会及家访等办法,向家讼宣传科学作息及饮食习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尤其卫生知识,不断引起家长的重视,使情况大有好转,算是维持了一段时间,但随着近些年农村林果养殖

3、等副业的大面积发展,季节性的农活使家长根木无暇顾及孩子的饮食等生活问题,留守儿童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家长及社会,影响孩子一生教育有百分之八十取决于家庭教育,希望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二、农村小学生的学习计划性很差在农村小学,孩子们很少有自己的学>]计划,他们不会制定自己的学计划,或者不善于按计划行事,农村的生活方式已经让他们散漫惯了,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多数时间被一些意义不大的活动浪费掉了,好象学校也并没冇真正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们应当把帮助孩子们制定、调整科学的学习生活计划,按计划有规律地生活学A)作为常规性的工作重点。制定怎样的

4、计划关键还是在落实,只冇我们长期地耐心地指导孩子,出现问题及吋点拨解决,使其逐渐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育0的就达到了。三、农村小学生缺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这非但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农村家庭涉及的人际圈子非常小,家长并不重视跟孩子的交流,现在独生子又占多数,孩子性格的孤僻、自私、内向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这些问题伴随孩子直到上大学甚至一生。而多数从小生活在父母思想较先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环境下的孩子,因家长交际广泛,见多识广,乐于助人,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有着良好交际能力,做事大方,善于跟别人合作,学习成绩也总体不错。总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协调是最终解

5、决以上问题的办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把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就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搞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冇利于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冇利于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相互依靠,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的方式很多,家长教师相互访问、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都能起到交流、沟通、共同研究的作用,也能达到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作为学校,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1.制定出系列化的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2.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惯的培养。课堂是学生养成良好学>J

6、>J惯的主战场,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启航抓起。3.家庭、学校、社会联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学校要多开家长会,多与家长取得联系,而家长要积极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并共同分析原因,共冋研究制定矫正策略,形成教育合力。多数家长从来都不会主动到学校询问孩子的学情况,以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了,其实很狭隘。学校要逐步帮助家长改变一些传统的不正确的认识。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因此,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儿童吋期习惯决定性格,成人

7、后性格决定4惯。从这个意义上讲,习惯决定人的命运。正如孙云晓先生在书的封面所写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J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对农村教育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投入。希望我们正在从事着农村教育工作的同行们再多一份爱心,多一些奉献,让孩子们真正得到他们所需的教育,为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