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ID:28348602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1页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2页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张秀荣(中国医科大学木溪中心医院血液净化辽宁木溪117000)【关键词】血液透析肾功衰竭护理风险应急预案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276-02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赖以牛存的主要方式,是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人工替代技术[1]。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较大的透析治疗。作为血透护士必须充分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将风险降低到最小。木文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48059人次透析,发牛126例次不

2、安全事件原因分析,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通过临床实践,护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现将主要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89例次患者透析龄为1个月一11年,其中势性76例,女性50例;年龄16-90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炎44例,糖尿病肾病35例,高血压肾病21例,痛风性肾病12例,狼疮性肾病10例,多囊肾4例。1.病人因素:1.1透析患者病情危重,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高血压或低血压、水负荷过重、感染、电解质紊乱及严重的酸中毒等并发症。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慢性肾衰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人也在递增[2]。血透过程极易发牛病情变化,甚至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心

3、跳骤停、脑血管意外等突发事件。1.2患者心理因素:血液净化患者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长期忍受疾病木身痛苦折磨,自由的限制、透析费用、亲情的改变、性功能的减退等都会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2•管理因素:2.1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血液透析室的工作由两班增加为三班制,每个班次工作吋间长达10-12小时,几十个病人同时上下机,常遇有病情变化。工作量集中,劳动强度大,护士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2.2血透设备因素:透析机的维护不到位,透析中出现故障,一旦监测系统失灵,水处理设备不定期再生或消毒,影响透析用水质量,会影响透析质量,甚至出现严重后果。2.3医院感染管理。长期透析患者身体抵抗力弱、免疫功能低下,如

4、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为两个病人操作不更换手套,不注意手卫生,阳性病人不固定机器,不隔离等就会有医院感染的发生。2.4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考核标准,质控人员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做到质量的持续改进。3•护士因素:年轻护士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断能力。⑶病人透析过程中,护士如不认真巡视,造成穿刺处渗血,病人睡着后,肢体不自主活动,导致穿刺针意外脫岀,在血泵的驱动下大量的血液会丢失,危急患者生命。4.在护患纠纷方面。血液净化患者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长期忍受疾病本身痛苦折磨,所表现出的抑郁、焦虑、绝望,有的甚至仇视社会仇

5、视医护人员。而护士工作忙,一旦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二、根据以上护理风险分析进行概括总结防范措施如下1•加强法律观念及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护理法规,服务规范操作流程,透析风险应急预案,规范护理行为。2.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透析风险应急预案,保证人人掌握,遇到风险而不乱。3•加强工作责任心,勤巡视病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血透操作流程和质控标准。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只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防范于未然,才能规避风险。[2]4•护士长合理排班,加强人性化管理在护士压力大、工作繁重,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照顾好护士的身体和心理,特别是心情

6、烦躁、被病人误解委屈、家庭发生不幸事件的时候,多关心体贴护士。5•培养积极的进取心血液透析正在日益成为我国医院必不可少的重症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中具有重要地位⑶。护理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紧跟吋代步伐,对新开展和引进的新技术、新设备要反复学习和探讨,先用机器模拟操作再正式操作,不断提高专科技术水平,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和尊重。6•增强护患沟通,培养真切同情心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士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除了用精湛的技术、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血液透析风险的充分认识和评

7、估,使护理人员更为全面了解透析风险事件及易发环节和部位,更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了透析不良事件发生,有效确保患者透析安全,提高了患者透析质量。参考文献⑴向晶•透析护理安全与规范化操作•中国血液净化,2009,8(2):102—103.⑵杨淑静,钟南山•老年血透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3]段文渝,赵玉莹,张利霞•浅析血透室的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措施•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