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

ID:28352384

大小:292.00 KB

页数:81页

时间:2018-12-09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_第1页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_第2页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_第3页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_第4页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点及模拟题两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学1、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2、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3、制度化教育开始于近代。4、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5、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6、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7、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9、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孔子。10、世界上最早专门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世界上近代最早

2、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11、裴斯塔洛齐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1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3、夸美纽斯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他提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伟大艺术”。14、学校教育产生与奴隶社会初期.1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16、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17、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

3、现在《爱弥儿》一书中。18、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其代表作为《教育漫话》1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20、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提出和谐教育理论。21、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22、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学制是在1922年。学制为《壬戌学制》2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终身教育

4、。24、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教育自由化。25、学校教育制度在形成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2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无阶级性;为生产劳动服务;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手段极其简单。27、白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28、亚里斯多德主张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代表作《政治学》。29、孔子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注重修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

5、合。30、1939年,苏联教育学凯洛夫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了《教育学》一书,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常见考查要点1-..、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舒尔茨。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但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数量和质量。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表明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4、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

6、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6、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7、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8、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的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的教育。9、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11、科技与教育在当今世界被认为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12、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

7、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13、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几乎是革命,他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15、学生文化的特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常见考查要点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