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

ID:28376928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_第1页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_第2页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_第3页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_第4页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决裂:宋教仁遇刺案的庭前幕后姚荣泽案和张振武案都是发生在民国建立伊始的大案,折射出了当时深刻的社会背景。清政府倒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只是代表旧社会的统治政权发生了更迭,在它的残骸之上依然屹立着几股庞大的力量。北洋集团重整旧社会的残存力量北洋集团的崛起,得益于继承了清政府高层的精华力量,如果把清政府比作是一个人的全身,北洋集团得到的就是他的头部(朝廷高层权力的自然转移)和双手(六镇北洋新军),一跃成为革命派主要的政治对手。除此之外,在广大的社会中下层,盘踞在这里的还有许多潜在势力,他们很大程度上与北洋集团极其相似,并不关心政权的性质与法统,无所谓社

2、会变革中所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被动地参与政治只是为了保障并扩大自己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讲,北洋集团本身就是脱胎于他们中间,只是因为被历史所选中,成为中国一段时期内的执政力量,才与他们有所不同。作为社会革新力量的革命派,注定要与这些力量产生对立,但何时决裂,却是政治斗争的策略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革命派的做法缺乏一个明确的计划,一直在被动地应对。姚荣泽案是革命派与旧士绅阶级矛盾的一次爆发,张振武案之后,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旧军人旧官僚阶层也开始逐渐表明支持袁世凯的态度。对于这些扎根于旧社会传统中的势力阶层而言,革命派与北洋集团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只是要选择一个比

3、较好合作的、能够符合自己利益的政治集团来押注,最后在博弈过程中,北洋集团利用革命派与旧势力之间的矛盾顺水推舟,使矛盾逐渐激化导致决裂,让他们有所选择。结果就是旧士绅和旧官僚阶层慢慢转变自己暧昧的态度,向北洋集团靠拢。政治的博弈在于相互之间的妥协,妥协的目的是为了各自政治集团重新整合势力争取时间。从姚荣泽案到张振武案,这只是北洋集团斗争策略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得出1911至1913年初这段时间里,北洋集团在重新整合社会中下层广泛存在的旧有政治势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在政治上孤立革命派,充分体现出袁世凯等北洋集团的政治精英宦海浮沉多年锻炼出的老辣手段。与此同

4、时,袁世凯向列强借款充实财政,有了钱就可以增强北洋军事实力;在增强自己实力的同时,袁世凯为了削弱各省都督的权力,在各个省份大力推进“军民分治”,大大削弱了革命派控制省份的实力和财力。从军、财等硬实力上说,北洋集团正在逐渐增强,而革命派正在弱化。革命派打造议会政治将北洋集团边缘化北洋集团有北洋集团的办法,革命派有革命派的手段。袁世凯机关算尽,不停地分化和打压革命派的力量,在姚荣泽案和张振武案中,革命派面对锋芒毕露的北洋集团一味避让。这种避让不是懦弱,而是为了达成更高目的的妥协,革命派的斗争思路在前文已有所提及,他们寄希望于利用法统的制高点,逐步实现议会

5、政治,通过选举将不熟悉“议会政治”的北洋集团边缘化,实现夺取政治领导权的目的。议会政治的路并不平坦,渊源于清末的两派政治势力——立宪派与革命派先后建立自己的政党,以求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实现自己的政纲、政见,因此在面对北洋集团之前,革命派首先要做的是在议会斗争中战胜立宪派。但由于两派交恶的历史成见,加之当时国人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以致政党政治一经试行即弊窦丛生,议会中两派政党争吵不体,颇为世人所垢病。这时,革命派中涌现出一位议会斗争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带领下,革命派逐渐掌握了议会大权,试图与袁世凯一较高低,这个人就是宋教仁。宋教仁,湖南桃园人,生于清

6、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青年时痛感清廷腐败误国而立志革命。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他同黄兴等人在长沙创建革命组织华兴会,后东渡日本,创办杂志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积极参与创建同盟会。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返沪后,即策划武装起义。此后宋教仁即奔走于沪、汉之间,秘密联络各派革命力量,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有利条件。武昌起义爆发后,宋教仁无疑是南北双方最活跃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不仅第一时间赶赴武昌前线,参与制定军政府第一个基本法,而且很快成为南方新政府的轴心人物,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架构提出过许多重要创见,充分展示了其宪政理论及实践方

7、面的才能。为了实现议会政治,首先要将同盟会改组为政党,由于当时复杂的党派斗争,宋教仁采取了与其他政党合并组建大党的方针。1912年7月21日,宋教仁接替汪精卫出任同盟会总务部主任干事。由于孙中山、黄兴当时不管党务,宋教仁就在实际上负责同盟会的工作,着手按照自己的政治意图,改组同盟会。当时,在内阁政治风潮中,统一共和党与同盟会趋向一致,宋教仁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全国联合进行会等谈判合组大党事宜。统一共和党等其他派系提出了变更同盟会的名义,废去民生主义,改良内部组织,取消男女平权等一系列要求,同盟会方面作了妥协,达成了合并条件

8、,于是就有了国民党的诞生。对解散同盟会的举动,很多革命党人都不能理解,宋教仁向他们耐心地解释说,“以前我们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