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ID:28382860

大小:66.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_第1页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_第2页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_第3页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_第4页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摘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继而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展朗读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朗读技巧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35-02DOI:10.16657/j.cnki.issnl673-9132.2017.05.083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它木

2、身可以发挥很多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让学生逐渐产生语感,为语文的学提供助力;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进而爱上阅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可以形成一种共同学习的氛1韦1,相互促进。此外,朗读也会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都能从中收获更多新知,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朗读的重要作用,给朗读教学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都能通过朗读收获更多的喜悦和成就感。一、教师要让学生重视朗读的价值,从而主动地去朗读朗读虽然比较简单,却会带来很多的好处,很多时候,这种好处是无法用语言加以陈述的。小学生往

3、往会发现,自己经常朗读的课文,现在竟然会背诵了,甚至会有出口成章的时候。同时,朗读也是提高小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交流,加强说话的练习,这种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出声的朗读是不同于默读的,默读是在前期的朗读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阅读的方式,虽然默读也会有益处,但从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及语感的培养方面来说,默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而出声的朗读却会起到这些作用。所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让他们抱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去朗读

4、。同时讲清楚朗读的价值:朗读可以让他们的写作更容易,让他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流畅,使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外,为了每天都能让小学生有固定的时间朗读,我们可以安排在早读的时候组织学生朗读,A容可以是刚学的课文,或者是一些老师精心准备的古典诗词,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通过朗读,得到更多有益的熏陶。二、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充分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良好的兴趣是激发学生接受朗读教育的感情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端。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朗读教学屮,部分语文教师忽略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只是简单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自由朗

5、读,至于如何换气、何时停顿,从来不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导致小学生读得无感觉、无滋味,有的学生甚至觉得朗读费神费力。而且,小学生普遍思想比较活跃,大多比较好动,长时间的朗读,会让他们觉得很枯燥,感觉非常疲劳。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到这些特点,从传授朗读的方法入手,去降低小学生朗读的挫折感,提高他们对朗读的兴趣。建议可以从跟读开始,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调、韵律和感情特点等,这个方法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链接感,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形成一种习惯,慢慢固定下来。除了跟读

6、之外,教师也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停顿、换气的技巧,比如见到逗号要停顿一点时间,再继续读,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调整语速,但是遇到句号的时候可以趁机换气休息。教会学生用胸腔共鸣的方式来朗读,体会气流从腹部到胸部流动共鸣的感觉,多加练习,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这种发音的方式,可以让朗读的声音更加洪亮,而且也会大大降低疲劳感,甚至使人精神焕发。所以,教会学生朗读,使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耐心,多鼓励学生,给予更多的陪伴,让学生逐渐产生对朗读的兴趣,爱上朗读,享受朗读。三、通过朗读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朗读是

7、考察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字、词、句的认读,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的了解,对课文感情的体会、特色的把握,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倾听了解学生对课文生字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在新的课文预习之后,在开讲之前,让学生先朗读课文,这样马上就可以检验到学生对字词句的认读情况,为教师“以学定教”、调整教学计划、决定下一步将要为学生解决哪些问题提供依据,动态地生成教学内容。也可以让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作业的重点强化内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去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结

8、构、情节等是否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这就体现在,学生在朗读时断句是否合适,前后连贯性上是否有恰当的衔接。从朗读的音高、音调等方面,体会学生对文章全篇内容是否做到了理解,是否把文章的高潮部分强调出来。因此,通过朗读,教师顺便也了解了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情况,必要时可以做适当的指点,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结构。同时,朗读的时候,也可以方便教师体会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程度,学生应该专注地带着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