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ID:28383366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_第1页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_第2页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_第3页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河北省鸡泽县实验中学闫瑞敏摘要:随着现代教学论的研究和发展,有些教育家提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其中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在座的各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各位的数学教学尽一点绵帛之力。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质量学习动机课堂效率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中国改革开放总设

2、计师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对教育的迫切要求,靠单纯地传授知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四十分钟内抓效率,提质量?1、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1)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

3、思辨、习惯于归纳整理,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2)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A)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闲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

4、呼应的园地。这吋,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1)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4的欲塱。认知冲突是人的己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

5、获得了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奋信息反馈就没奋控制。学生学4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奋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句话,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2、增强课

6、堂教学艺术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像姜太公钓鱼那样一一“愿者上钩”,绝对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展呢?(1)授前设疑,集中注意力,导入新课。如,在讲授数学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进入新课前在黑板上板书了一首自编的顺口溜:“学生若干房若干,分配住房作了难。每间房子住4人,还有8人在外面;每间房子住8人,还有1间住不满。动动脑筋算一算,学生多少房几间?”学生看后,群情激奋,满以为不用吹灰之力,列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解出来

7、的,结果一试,不行!于是就很顺利地导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课,大家听起来格外起劲。(2)课中设疑,引发思维,培养能力。课中设疑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感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3>课后设疑,温故知新,巩固提高。课后设疑一般难度应大一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解惑”的意义是: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己具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课或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