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

ID:28386176

大小:3.00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9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_第1页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_第2页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_第3页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_第4页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合肥一六八中学高复年级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漫画,正确的观点是()A.供求关系影响价格B.成本影响价格C.价值决定价格D.市场决定价格成本涨我也涨2.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包容性增长”成为此次全会的主旋律。“包容性增长”是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

2、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使人民生活水平随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理顺收入分配机制()①要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④应主要依靠国家来调节收入分配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外开放)下图示意全球8个始终开放与40个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年经济平均增长率(1966~1990)。下列关于上图的解读,理解正确的是()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 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负增长 ③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3、策 ④完善市场调节机制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4.下列选项中,存在互相监督关系的是()A.人民与人民代表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C.全国人大与国务院D.公民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5.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目前,已生效的法律共有230多部,其中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以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这体现了()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发挥了立法职能②改革开放以来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③法律成为了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正在逐步落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2010

4、年12月29日,首届全届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召开。通过创建活动,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传统更加发扬光大,知法守法更加深人人心,抵御渗透更加牢固有力,服务社会更加主动自觉,宗教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这表明()A.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B.我国宗教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C.我国宗教与国家政权紧密根连D.我国宗敎问题上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7.全国宣传部长会议2011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取得新进展。这说明了()A.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地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B.文

5、化软实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D.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能促进市民政治素养的提高8.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5日“两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这是因为()A.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C.思想道德建设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D.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政治保证9.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6、。(《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10.“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1.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说过,“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

7、件。”这表明,人们要为社会作出贡献需要()①社会提供良好条件②全面提升自身素质③保持艰苦奋斗精神④超乎寻常的智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是以“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为主题,充分挖掘徽文化促进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着力弘扬徽文化环境友好、“天人合一”的时代精神。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A.三河镇大捷,重振天国雄风B.徽班进京,开国粹之前奏-..C.徽商同舟共济、以众帮众D.红手印,创造“小岗精神”13.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