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ID:28389781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_第1页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_第2页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_第3页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_第4页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致力于“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张哲勇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学512026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rSqU0;。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老师教授之谓也。”而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抽象概括的以社会科学为内容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致力于“导”,进而“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促使人自觉主动地参与某项活动,往往要经历“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的过程模式。因此,在致力于“导”的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模式,多方设法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形成跃

2、跃欲试的兴奋心理,并以此激励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在课内课外都能处于一种主动探讨、积极思索的良好氛围中。一、课堂上多方设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要摒弃说教式教学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牛.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以新颖活泼的教育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1.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习兴趣(1)在直觉经验障碍处设问。学生的己有知识不仅括书木上所获的知识,也括日常生活直觉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自己的现有经验,引导其注重以生活逻辑

3、为主导,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态度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实现意义建构,从而发展起更深层、更丰富、更灵活的一体化认知结构。这样也会使书木知识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在情境虚拟假设中设问。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能激活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新的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改组或重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学生熟悉的探究情境,并使这种情境中呈现的问题成为教学0标的导向,帮助学生在自主探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1)在知识的整合处设问。知识建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不断建构起不同的问题情境;尤苏要在新旧知识整合处巧妙合理地设问,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从而冇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顺利构建新知识,进而完成整体任务,实现知识迁移。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问,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寻求答案的冲动,积极地思考,以求将问题解决,还能促使学生把学科知识转化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增强创造性思维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1.以疑引思,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5、的精神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善问是学生在主动获知取知识过程中解决疑难、勇于探索的表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种充满人文气息,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还应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并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质疑能力可分为两个阶段:(1)敢于质疑。教师先鼓励学生提问,不汁较质量的高低,即使学生所提的问题显得比较肤浅、幼稚,教师也应多一些宽容、鼓励,少一些苛求、指责,逐渐使学生解除最初不敢提问和发现不了问题的顾虑和苦恼,

6、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好问、好讨论、好发表不同意见的群体学习氛围,最终使学生不仅敢于提出问题,还敢于质疑教师提出的观点或教材中的结论。(2)善于质疑。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能抓住知识的关键点发问,能抓住知识的隐性联系发问,从最初的敢于质疑到善于质疑,清晰地反映出学生质疑能力提高的轨迹。敢于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健全创新人格,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心理趋向;善于质疑,则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诱发其创新动机,也能为他们将来在更广阔、更深层次的领域奋新发现、有新创造点燃思维的火花。1.注重信息技术与学

7、科教学的整合,加强教育教学效果(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和提高课堂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观,视听并用,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能使学生较快地理解生活处处冇情

8、趣,情趣多种多样的原理。(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拓宽教学空间、增加课堂容量、扩大学生视野。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大了课堂密度,扩充了认知空间,优化了课堂结构,变教师单一教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