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

ID:28390730

大小:102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_第1页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_第2页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_第3页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_第4页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影响新析—英语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对翻译表达顺畅的影响新析摘要:地道性是评定译文的重要标准之一。英语的一些语言使用特点,如不及物动词、静态形容词以及被动句,是翻译过程中常见的有关译文表达地道性方面的难点。语言层面的翻译研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本文根据对本体型思维和客体型思维的对比分析,剖析了在翻译过程中英语客体型思维导致的一些语言表达特点在汉语中如何按照本体型思维转换为常见的语言形式搭配,以利于提高译文表达的地道性。关键词:本体型思维;客体型思维;不及物动词;静态形容词;无主句一、引言.---在翻译活

2、动中,译文表达的地道性历来是衡量译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译界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论述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向之一(即“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时,廖七一(2000:292)结合Gentzler在ContemporaryTranslationTheories中的观点对此做出了阐述:“翻译必须倚重语言分析,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了解……认知方式……对翻译的影响。……例如‘感觉更好’、‘读起来更顺口’这些似乎无法定量分析、难以琢磨和把握的个人体验也成为译文评定的标准(Gen

3、tzler,1993:182)”。思维方式在人们的语言表达输出过程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译文表达的地道性,要在英、汉语各自的语言表达模式间进行熟练地转换,就需要翻译工作者剥开语言现象的外衣,从英、汉两个民族自身典型思维方式的特点入手,从源头上了解语言形式形成的原因,从而为灵活地进行翻译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英语文化孕育于西方文明之中,而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不仅在科学技术的探索上取得辉煌的成就,造就后来的科学传统,就连哲学方面的研究都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

4、系。西方文明因而明显带有探索自然、追求科学理性的特点。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英语民族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表述常常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将现实世界视为人的对立面。他们的思维方式表现为一种客体型的思维。英语表达的出发点从而注重于:从有别于人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将客观事物或情况作为讨论和研究的中心。这种客体型的思维造成了英语的一些.---语言表达模式特点:如,不及物动词的大量使用,静态形容词的使用以及被动句的使用。而汉民族在以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孔孟学说、儒学理论的影响,重社会伦理、轻自然科学,凡事讲求

5、主观能动性、讲究“以人为本”。他们的思维呈现出本体型思维方式的特点。当他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研究或描述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从主观的角度来进行,将人自身作为讨论和研究的出发点。这种本体型思维常常使得汉语的表述中出现“(主语)+及物动词+宾语”的搭配模式,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施动倾向。为了符合这种施动倾向的表达模式,在很多时候,汉语的表述中都会出现无主句。也就是说:这一类无主句的形成实际上就是本体型思维在发挥作用,它们将现实中存在的或具体或泛指的施动者当作了句子中隐性的描述出发点。而汉语“意合型”的特点则

6、使得这类句子可顺理成章地依托上下文语境,不点明或无需点明这些隐性的主语,同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句子的理解。更有甚者,即使现实中不存在一个施动者,汉语中仍然能模仿本体型思维的叙述方式,或是将某一客观事物赋以施动的能力,或是利用汉语“意合型”的特点将英语中非主语的其他语法成分(如地点状语)转作或当作主语,然后直接沿用“(主语)+及物动词+宾语”的搭配模式来对事物或情况作出相关陈述。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的差异使得汉语在语言表达模式上与上面所提到的英语的一些使用特点存在较大差别。这些语言表达模式上的差别常

7、常关系到翻译最后所形成的译文在表达方面的地道性问题。根据上述对于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对比介绍,接下来将把科技翻译英译汉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差异而导致的语言表达模式问题分为三种具体的情况予以阐述,以说明英语中由于客体型思维导致的一些使用特点(如常见的动词类型、静态词类和句型)在英译汉过程中为求符合汉语施动倾向的语言表述模式是如何按照本体型思维转换为汉语中“(主语)+及物动词+宾语”这一搭配的。文章中所引用的例子及译文,除另有说明,皆引自教育部《土建英语》教材组所编的《土建英语》一书。三、不及物动词的

8、翻译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不及物动词这一语言形式。但就不及物动词存在的数量和使用的频率而言,英语中频繁使用的不及物动词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现象了。这是由客体型思维造就的英语使用特点之一。英语民族的客体型思维使得英语句子常常会选择客观事物或现象作为句子的主语。那么,在利用动词对主语做出陈述的时候,如果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按照客观事实不存在支配关系,就可在谓语部分使用不及物动词。客体型思维因而使得不及物动词在英语中的运用相当地广泛。此外,英语中许多的及物动词都存在跨类现象。这些及物动词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