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践技能总结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

ID:28391042

大小:81.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_第1页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_第2页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_第3页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_第4页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实践技能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实践技能总结在中医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下是整理的中医实践技能总结,欢迎阅读。中医实践技能总结一诊脉: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切按病人的右手脉,以右手按其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掌后高骨内侧),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医学全在•线提供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用指目感觉灵敏。踝反射:患者仰卧,下肢外展及外旋,體、膝关

2、节稍屈曲,医师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表现为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在紙髓1〜2节。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医师在其胭窝处托起下肢,使髓、膝关节屈曲,用叩诊锤叩击離骨下方之股四头肌腱,正常时出现小腿伸展。反射中枢再腰髓2-4节。无创伤颈部怎样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

3、下额骨处,向上抬额(仰头抬额法),使下颇角、耳垂与平地垂直。胸外按压: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o按压时,应把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处(剑突上两横指上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屈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成人3〜5cm,(婴幼儿下陷1〜2cm)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按压频率100次/min以上。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

4、吸2次(15:2)o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双人心肺复苏(CPR)按压和通气比例为5:1.目前有学者主张单人和双人CPR按压和通气的比例均为15:2o心脏听诊:患者取卧位或坐位,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位于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④主

5、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和额外心音、杂音以及心包摩擦音。中医实践技能总结二布鲁津斯基征的操作患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起患者枕部,右手置于其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髓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患者自主呼吸已经停止,则应迅速做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后,将置于患者前额的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呼吸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紧密全罩住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

6、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提供人工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但开始应先进行人工通气2-5次。口对鼻人工呼吸:若患者牙关紧闭,口唇创伤,则可lununi改为口对鼻呼吸,注意吹气时要捏紧患者口唇,而操作者口唇要密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后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人工通气的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但开始应先进行人工通气2-5次。布脉: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切按病人的右手脉,以右手按其左手。先用

7、中指定关(掌后高骨内侧),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用指目感觉灵敏。凯尔尼格征:患者去枕仰卧,一腿伸直,医师将另一下肢先屈醜、屈膝成直角,然后抬小腿伸直其膝部,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如果小于135°时就出现抵抗,并且伴有疼痛及屈肌痉挛时为阳性。以同样方法再检查另一侧。属于脑膜刺激征。心脏触诊:心脏触诊的内容有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颤。示

8、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用手掌在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触诊,注意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震颤的具体位置,判定收缩期还是舒张期。触诊心包摩擦感时,在患者取坐位前倾呼气末时较明显。注意触诊时按压在胸壁上的力量不宜过大,因用力按压可降低手掌触觉感受器的敏感度,以致触不到震颤或心包摩擦感。应适当地调整按压的力量,以求得到最佳的效果。昏迷复苏后的开通气道: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