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

ID:28391597

大小:79.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_第1页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_第2页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_第3页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_第4页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邵式平关心“洪都”创建二三事抗美援朝初期,党中央作出决策,认为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就要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屮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将空军所辖工厂,包括人员、设备、资材全部移交航空工业管理局。4月23日,航空工业管理局通知南京空军22厂(华东空军工程部所属的一个配件厂)迁往南昌,与中南军区南昌航空站合并,在南昌的原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旧址上修复扩建飞机制造厂,工厂代号为321厂。从1951年5月幵始,按年产500架雅克一18初级教练机制造厂规模开始建厂。自告奋勇,兼任建厂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党政军领导对中央决

2、定在南昌建立航空工业基地非常重视。1951年5月13日,南京空军22厂厂长郦少安率25人抵达南昌,并在当晚向江西省政府主席邵式平请示工作。邵主席亲自接见并高兴地表示:“要人给人,要物给物。”邵主席还语重心长地指出:“江西是革命老根据地,南昌又是八一起义的地方。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在南昌打响,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要出在南昌。”5月17H,在邵式平主持下,建厂委员会正式成立,邵式平任主任委员,郦少安任副主任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委员由重工业部孙志端、省军区副司令员杨国夫、省工业厅厅长刘奠武、省公安厅厅长王卓超、省财委副主任李杰庸、南昌市委书记黄霖、南昌市长邓飞、南昌市建设局局长刘振东、南

3、昌市总工会主席阎华、南昌航空站政委冯超、南S铁路局副局长李新华等组成。建厂委员会决定把抢修旧有宿舍和部分厂房,解决水、电、铁路三通作为第一期工程;把修复旧机棚,新建变电站和锅炉房,修整飞机场并新建混凝土跑道和滑行道,兴建家属宿舍72栋、单身宿舍8栋以及职工临时食堂、浴室、子弟小学等其他零星工程作为第二期工程。整个工程从1951年5月中旬开工,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当时,工厂百废待兴。几幢旧砖房仅供厂部办公使用,只有一座“八角亭”式厂房和几个被飞机炸坏的机棚,一条长1500米的碎石跑道。厂区内外道路泥泞,水电不通,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创业者们头顶蓝天,脚踩烂泥,住竹棚,睡地铺,克服种种困

4、难,不分0天黑夜,抢修旧有宿舍和部分厂房,解决水、电、路“三通”问题。紧接着开始修复6个机棚,新建变电站、锅炉房、修整跑道等。在修建过程中,邵式平亲自指挥。建铁路专用线需耍大量民工,他亲自布置。他还经常深入工地,与来自四面八方的职工亲切交谈,介绍江西的风土人情和光荣传统,勉励大家为创建祖国航空工业而努力工作。1951年9月21日,工厂恢复性修建工作尚未全部完成,空军待修的飞机就进厂了。为了满足空军需要,创业者们在江西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一边建设工厂,一边修理飞机,仅用4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水通、电通、道路通;建厂148天就开始修理飞机,至年底就修理好雅克一18型飞机38架,当年交付部队19

5、架。1951年8月16日,第一批援建洪都的苏联专家8人来到工厂;月底,第二批6人也相继到达。这些专家的任务是帮助工厂建立各项工作规章及生产管理制度,培训技术人员和工人掌握飞机修理制造技术。邵式平主席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来招待所一两次,和专家们见见妞,关心、询问并检査所里的接待工作,如有什么问题和困难,都及时帮助解决。兼任工人技术学校校长1951年8月间,邵式平在建厂委员会上指出:“发展工厂,必须培养技术工人,办技术学校,我来兼校长,要马上搞基建。”9月14日,中共江西省委作出关于创办“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的决定,在工厂附近征收土地,新建临时校舍约6400平方米。10月10日,江西省政府正

6、式发布指示,成立学校,由邵式平兼任校长,要求各专区做好招生工作,并按照分配的招生人数,配备干部和教师。当年,技工学校共招收学生1336名,于1952年1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邵式平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据技校第一、二期学员介绍,由于工厂生产任务繁忙,他们经过短期培训后就陆续进厂。投入到飞机修理、零部件生产及整机制造的工作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技术骨干,不少人成为中层干部。后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为洪都也为全国航空工厂输送了大批技术工人。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洪都自制的雅克一18型教练机(国内称初教一5)由段祥禄、刁家平驾驶第一次升空,且升空情况良好。至7月1

7、1日共飞行了14个架次、13小时16分,完成了规定的全部试飞科目。经国家级试飞员黄肇濂对飞机进行飞行检査后,于7月14日提交国家试飞委员会作最后审查。7月20日,国家试飞委员会作出书面结论:第一架初教一5飞机性能符合苏联资料及技术条件耍求,可作空军航校教练机之用,可以进行成批生产。初教一5的试制成功,揭开了新中国飞机制造史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跨入到制造的新阶段。为了庆祝这一成就,1954年7月26日,洪都在工厂试飞站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