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ID:28392738

大小:62.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1页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2页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3页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4页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滨南油田水井攻欠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面对当前“低油价”,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转变攻欠增注新理念,通过优化酸化工艺,采取不动管柱酸化、优化机械分层工具;优化酸液体系,实施“一井一策”,优化酸液用量,实现酸化效益最大化;探索常态化酸洗周期,实现花最少钱获取最大效益,最大化提升攻欠增注措施效益,节约作业劳务与酸液费用,扭转了严重欠注的局面,从而改善区块水驱效率,降本增效成果明显。[关键词]降本增效酸液体系酸化用量酸洗周期中图分类号:TE35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39

2、3-011引言滨南采油厂勘探开发面积2750平方千米,横跨滨州、东营两地市五区县,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92.82平方千米,探明地质储量49232.7万吨,动用地质储量43276.52万吨。共有8个注水开发油田,有89个注水开发单元。注水是水驱开发油田的油井保持高产稳产的基本动力和提高采收率的基本手段,随着开采程度的提高和层间矛盾的加大,由于注入水质差、地层出砂、泵压低等原因,造成水井欠注严重,欠注井比例逐渐上升,导致油层压力保持平衡低,油井产量下降较快,严重制约油田开发效果,影响了油田的最终釆收率。2014年下半年以来,

3、国际油价出现断崖式下跌,未来国际油价也将长期保持低位运行,面对低油价寒冬期,滨南采油厂工艺研究所大力实施低成本开发战略,创新低成本开发技术,在水驱油藏攻欠增注方面采取不动管柱酸化、优化机械分层工具、优化酸液体系与酸液用量、探索常态化周期酸洗等一系列低成本攻欠增注措施,并且在开发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降本增效成果,有效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扭转了严重欠注的局面,收到了显著的增注效果。2优化酸化工艺,坚持效益优先2.1采用不动管柱酸化,减少作业成本优化酸化工艺,釆取动管柱与不动管柱相结合,针对查换管时间不长的欠注井(小于2年

4、),先洗井、试挤预判能否采取不动管柱酸化,符合条件的欠注井采用不动管柱酸化,减少工序、节约成本,追求低投入高产出。2.2优化机械分层工具,节约酸化费用传统笼统酸化,酸液首先进入渗透率最高、伤害最小的地带,而对需耍解堵的低渗透带或伤害严重层可能进酸很少或根本未进酸,不仅不能解除欠注层堵塞,反而会加大纵向渗透率的差异,严重的会导致对应油井的高含水甚至水窜。针对目的层跨度人,层间非均质较严重或单层欠注井,我们采用低成本的精简分层工具:Y211封+滑套开关,既节约了费用,又提高了酸化针对性,增加有效注水,提高层段合格率。同时针

5、对储层隔层较小(小于5m),采取测量磁定位,确保精准分层。3优化酸液体系与酸液用量,实现酸化效益最大化3.1优化酸液体系,实施“一井一策”因水井欠注原因各异,通过对欠注水井油藏地质情况、历史牛产情况以及注入水质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水井欠注原因,针对欠注储层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欠注原因,通过不断总结优化形成了4种主导酸液解堵体系。一是针对中高渗油藏,近井地带发生结垢堵塞或地层灰质含量高的储层,复配创新了以盐酸、氢氟酸为主体酸的常规土酸体系。该体系可与钻井泥浆、结垢、储层灰质等发牛有效化学反应,解除近井地带污染堵塞,提高水相

6、渗透率。以滨南油田、利津油田部分中高渗井为代表,油藏特征高孔高渗,水井投注后短期内注水量突降,之后一直呈欠注状态。二是针对中高渗油藏,注水时间长、累计注水量较多,深部污染、结垢堵塞造成注水能力大幅降低的水井,复配以氨基磺酸、氟化氢钱为主体酸的深部缓速酸体系。以滨南、利津油田部分中、高渗储层为代表,欠注表现:注水量缓慢下降至欠注,且注水时间长、累计注水量较大。三是针对部分泥质含量较高(25-50%)和注入水量较大,地层己受到伤害的水井,配套了小阳离子防膨抑膨体系,冇效抑制粘土膨胀,提高酸化效果。四是针对滨南高压低渗透油藏

7、油水渗流时残余油形成的堵塞、注入水中携带的微量乳化油形成的堵塞、水锁等地层伤害,配套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体系。在绝对渗透率难以改变的客观条件下,通过注入低浓度表面活性剂,改变油、水及岩石间的界面张力及岩石表面润湿性,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改善油水渗流特性,从而提高水相渗透率,降低低渗透油层注入压力,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油滴通过吼道时,阻力减小,残余油就会更容易被驱替出来,形成流动油,增人了驱替效果,有效解除残余油堵塞,降低注水压力。3.2针对单井小层的不同欠注原因,采取“一层一策”通过对欠注井吸水剖面测

8、试数据的分析,结合储层小层数据,深入分析各层吸水状况,根据小层不同欠注原因,采取“一层一策”。利津油田LJL16X17井,计划采取补孔酸化,原注水层1-4号层欠注,注水时间较长,累计注水量较大,分析欠注原因为注入水堵塞,并且泥质含量高,采取深部缓速酸酸化解堵+储层缩膨防膨保护;新补孔7-11号层,采取常规土酸解除钻井泥浆污染,该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