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

ID:28394463

大小:7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9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_第1页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_第2页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_第3页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_第4页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冰墨”李广明的“自然呈现艺术”解构“抽象表现模式”建构“自然呈现主义”刘悦笛[国际美学协会(IAA)总执委,中华全国美学协会(CAA)秘书长]当代中国艺术,在新的世纪,需要新的突破。李广明的“后水墨”与“新语境”,恰恰成为这种突破的最新生长点。经过三十多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当代艺术的创新何其难也?广明的艺术探索,一直在找寻这个“创新点”。这本《后水墨·新语境》通过“水·炁·风·影”四个板块的设计,展现了广明近十年来整个的艺术历程及其创办“上上美术馆”的经历。真正发展到“冰墨”阶段,广明的艺术臻于成熟高境,这位严谨的艺术家才第

2、一次将他的艺术整体推出来。通过这次极其有力量的登场,广明终于找到了创新的那个“点”,我想直接将他的最新艺术称之为——“自然呈现主义”!广明的“后水墨”的创新何在?实际上,真正的创新总是难以用传统的模式与语言加以言说,广明的艺术给批评家提出的难题,就在于究竟该如何言说他的艺术。一方面,他的“冰墨”艺术一反“中国实验水墨”的惯常模式,这些水墨实验只要一落笔,就难逃东方笔墨的窠臼,而广明则独创出让“冰”融化为“墨”的自然笔法。另一方面,他又超越了“抽象观念”上的西方强大影响,特别是解构了居于主流的“抽象表现模式”的既定习惯,从而原创出一条

3、独属于东方艺术的艺术新路。按照艺术家本人的理解,当代全球艺术创新的“气场”目前就在东方。这是由于,西方艺术经历了贡布里希意义上的“再现”阶段之后,进入更为广义的“表现”阶段,而今则到了“让自然本身去说话”的时代了。“再现”是主体面对客体的模仿,“表现”是主体对主体自我的表露,“呈现”则是让自然“作为自然”去自然性地呈现。即使是“抽象表现主义”,仍是一种极端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以抽象化的“滴彩”抑或“笔触”,所表现的无非还是主观的情感、思绪与无意识而已。即使是艺术家的“行动”,也只是作为“姿态”而存在的,他的情绪到达什么状态,画面就能达

4、到什么程度,这仍是无视于自然呈现的“自我表现主义”。实际上,当代中国的抽象水墨继承了这种“抽象表现模式”,只不过,艺术家在运用这种模式时已将本土文化融会在内。中国抽象水墨的独特性究竟何在?这就是囿于西方视角所谓的“极多主义”(高名潞)与“第三种抽象”(朱青生),或者出自东方意味的“念珠与笔触”(栗宪庭),所试图要捕捉的那种东方的意味。但是这种将“抽象表现”模式化的艺术,或者聚焦于抽象语言,或者侧重于文化显现,都仍关注创作者对艺术材料的控制。然而,假如艺术家让材料本身去言说,那将会如何?广明的艺术创新就在这里自然生长了出来。简言之,由

5、广明所独创的“冰墨”艺术,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呈现主义”或者“呈现的自然而然主义”,可以简称为“自然呈现主义”。广明让冰的融化本身来说话,他首先创造出“冰墨”的“三维装置”,进而让冰的融化自身形成一种“冰墨行为”,进而将三度空间化作二度的“冰墨抽象”平面。这意味着,广明突破水墨抽象艺术的第一步,就是先将水墨固化起来与立体起来,从而再造出一个“第二自然”。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被创新之后,第二步则是让这些立体的“冰墨”“再度”化作平面,在艺术家本人看来,这种对平面的回归其实更有意义,因为水墨艺术最终还是要“回到平面”来解决问题。但广明

6、所回归的抽象水墨无疑成为“另一种平面”。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参与也许只占到30%,更多70%的艺术效果则是“冰墨”融化本身塑造而成的,这个融化的时间可能要持续四到五天。广明这位有志气的艺术家,最终让他的艺术回归平面来参与水墨艺术的竞争,而每张水墨及其背后的过程都是不可重复的,这种“偶然性”在他作品当中的充满,迥然不同于笔墨化的艺术的那种通过人手的制作,中国水墨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这套广明原创的“绘画视觉语言”,关键就在于与自然的直接对话与融合的关系,而远离了那种人手对于颜料水墨及其在画布上的控制,这只有东方水墨的“水之晕”

7、与“墨之染”-页脚---才能出此效果,因为固态的油彩一经落上画布,就已经凝滞了,那种微妙与奇妙的水墨变化只能独属于东方。中国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规律,“道之为道”的法则,都在广明“冰墨”创作当中得以自然地运用。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naturalness),广明的创作遵循的是一种顺应“自然性”规律的艺术之法,这种“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在艺术家看来,水属阴,墨属阳,在“由冰化墨”的过程中,居然形成了一种相互谦让与主动融会之势,这恰恰又是“阴阳相合”的东方智慧。与此同时,面对这种“冰墨”抽象的感悟,也就是在“自然化的感悟

8、”当中,又包孕了中国的禅宗的“顿悟”的神秘智慧,这是对于自然本身、对于道之本身的尊重。所以说,广明对“水·炁·风·影”这四种中国审美意象的灵性把握,都充满了阴阳庄禅的东方美学智慧。艺术家的基本艺术诉求,就是希望“让自然本身来创造奇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