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ID:28395592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1页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2页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3页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4页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试题命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由于高考的存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训练和阶段性测试是不可避免的,平时的测试和训练目的在于检测学生阶段性物理学习状况.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习题和试题的命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无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本文就该话题进行简单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试题命制现存问题分析1.试题命制诊断功能和指导性不强试题在实际应用时,功能趋于单一,降低了试题命制工作的价值.平常的测试,无论规模大小,在测试结束之后,绝大部分师生关注的还是得分和名次,有道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试题的深层次信息未被充分挖

2、掘,无法体现试题的诊断性功能与指导性功能•实际上,教师应该比对细目表,发掘学生能力水平和认知维度上的不足,藉此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和自身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一份优秀试题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否则,长此以往,试题命制理论还是会成为"题海战术”的计划书.2.试题命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美国的考试,如GRE、TOFEL都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原因在于他们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测量学的理论作为支撑•而在国内,除了大规模的国家级考试有相应的机构与之匹配地提供相关理论的支撑,就日常高中物理教学中测试命题而言,此类理论指导非常少•例如,一次单元测试,如何精确地掌控信度和效

3、度?是否也用多元概化理论分析确定试卷的结构?有多少物理教师掌握相关理论?对试题的预设难度的确认,主要还是依赖着命题教师的经验来设置,怎样操作,才能较为精确地把握试题的预设难度呢?平常的试题分析过程依然采取的较为传统的方法,有没有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更为合适的方法呢?很多时候,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命制的研究中,高中物理教师还在借鉴高考、会考的试题命制技术的基础上,确定试题的难度结构、题型结构等等.1.试题命制时教师的主观性太强一份卷子考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考,命题老师没有细致地思考,导致内容和形式较为随意•这一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平时教学中的小型测

4、试,因为命题教师的不确定性,引起试题范围的侧重点不一致,以至于针对相同内容的测试,两次试题的要求有很大不同;②部分命题教师在高中物理试题的命制中,侧重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而忽视对能力的评价,导致试题内容侧重于概念性的知识,而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重组放在一边;③很多教师在命题工作中因为对认知过程维度的把握不太注重,导致所命制的试题无法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考查.二、试题命制的要求与指向依据《课程标准》,参照《考试说明》对能力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再联系教学实践,将《考试说明》中有关能力目标的阐述做了一些调整,平时教学中命制试题,应从''知识和技能、原理

5、和方法、科学素养、实验考查”四个方面着手,确保能够很好地体现四基.1.知识和技能(1)能对物理现象进行识别,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有效回忆,以及对概念和规律形成、演变、完善的过程进行阐述;(2)能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理解,并通过应用它们对实际物理问题进行有效地解释和说明;(3)能结合数学方法,通过对物理公式的演绎和推导来处理具体物理问题.2.原理和方法(1)能基于对物理原理的应用,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2)能在数据或图象的辅助下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3)能在物理思想方法指引下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

6、、归纳、推理.1.科学素养(1)能通过对已学物理知识的应用,从实际物理问题中提取正确的物理模型;(2)能通过个体和系统,运动和能量等观点的综合“应用”,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3)具备探究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4)能独立对新的信息进行采集、理解、分析,并用于解决相关物理问题.2.实验考查(1)能对高中物理常用仪器进行识别,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2)能对高中物理主要实验进行回忆,明确实验原理,熟悉其实验器材,领悟操作过程;(3)能用科学目光审视物理实验现象,并给予合理的解释;(4)对物理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归纳结论,并进行合理地外推

7、.三、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的几点建议1.试题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物理情境为依托,不能只是简单地提供已知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求解未知量.这样的物理试题变成了数学公式推导,没有任何物理能力评价的味道.1.试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接地气,换言之,即情境应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不能围绕一些生僻的场景来构建情境.2.试题的命制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所谓“综合”不等同于“高难度”,且“难度”应该源于对应能力所能达到的容易程度,不是在试题命制时,布置过多的、似是而非的陷阱刻意去刁难学生.计算题容量本身就大,所以不能在这一点上出问题.3.计算题

8、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提出所占篇幅一般较大,情境设定为了尽可能模拟出原始物理问题的样式,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冗余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