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

ID:28397492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痤疮6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座疮60例疗效观察高志云孙月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泉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8000)【摘要】目的观察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座疮的疗效,为寻常座疮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寻常座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釆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中药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在愈显率、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座疮的疗效优于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中药治疗,具有疗效高,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不产生耐药性,可达到标木兼治的功效,为治疗座疮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

2、临床运用价值。【关键词】寻常型座疮火针疗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5.3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240-02座疮,俗称“粉刺”,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好发于面部、颈、躯干上部和上臂等富含皮脂腺部位。好发于15-18岁,男女皆可受累[1]。座疮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程迁延反复,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我们门诊自2010年9月至20□年8月釆用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治疗座疮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3、般资料60例观察对象均为2010年9月〜2011年8月在湖北省荆门市云鹏门诊就诊的患者。男47例,女13例;都符合寻常型座疮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1年,发病部位多为颜面部,少数为胸背部伴发皮损。对照组30例,其中势性22例,女性8例,年龄、病程、发病部位与治疗组基木相同。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1)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2)多发

4、于青春期,好发部位为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3)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受外邪等诱发;(4)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5)妇女多可伴有月经不调。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共同治疗,即口服罗红霉素O.lg,一天3次,西咪替丁0.2g,—天2次,服5天停2天,四周1疗程,外擦夫西地酸乳膏,一天3次。治疗组皮损局部采用火针疗法,配合瘁疮汤剂,一天3次。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2.2消座汤:黄苓15g白花蛇草30g金银花30g连翘15g赤芍20g牡丹片15g甘草10g知母15g丹参20g枇杷叶15g石膏30g(此方为自拟药方),以水煎服,每日

5、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2.3火针疗法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患处,以瘗疮的中心点作为进针点,在对患者面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皮试针头(直径为0.5mm)在酒精灯(酒精灯内酒精装1/3即可)上烧至发白后迅速准确垂直地刺入皮损中,再迅速将针拔出,每次进行3—6个点刺点,每个皮损部位大约进行1—3次点刺,尽量将入刺深度控制在3mm以内[3]。脓疱、囊肿用火针刺破后用棉签挤压,把脓血、皮脂等内容物挤出。针刺间隔,1・2周针1次为宜。在皮损处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每支辽,澳美制药,适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每天3次。2.4禁忌症①火针刺激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

6、禁用。②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③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2.5注意事项:施术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后方可进行治疗;点刺时,必须细心慎重,针尖一定要烧至发红、发白,进针要稳、准、快,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浅适度,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以防损伤;施术后,保护好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敷,2-3天不得沾水,以防感染;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饮食习惯,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皮肤清洁卫生。3治疗效果3.1疗效判断: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残留色素沉着或少量瘢痕;显效:皮损消退

7、75%;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并不断有新法座疮皮疹。3.2治疗效果:(见表)两组治疗效果对比(4周后)组别病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01016486.6%对照组305117753.3%(X2二7.94,P<0.01)显示两组疗效之间有显著差异。3.3疗效总有效率:60例中,治愈42例(70%),有效口例(18%),无效7例(11%),总有效率为88%。4讨论中医学认为,热、湿、毒、痰、瘀是康疮的主要病因,多发于青春期。青年之人,素体血分阳热偏盛,因外感风热之邪客于肺经,与血热相搏,气血

8、郁滞于体表脉络而发,或是饮食不节,偏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