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ID:28399063

大小:5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1页
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2页
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3页
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电工基础做为机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过程较难被学生所接受,本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组织教学,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略探索。【关键词】电工基础;教学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电工基础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机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过程较难被学牛所接受。由于学牛的高中物理基础不牢固,往往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但学生好奇心强,对具体事物比较感兴趣,善于获取网络信息。因此,根据实际学情

2、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组织教学:课前利用QQ群和微信群等社交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布置工作任务,学生依托校园网络平台查阅资料,课中运用视频、动画、图片、仿真模拟、PPT课件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过程,让学牛沉浸在学习的情景之中,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纯理论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明确教学冃的,调整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彼此相辅相成,因此,一定要明确所授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所起的支撑作用。电工基础做为

3、电气类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高专电气类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必备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该课程教学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技能都有十分重耍的支撑作用。我校电气专业课程衔接体系(部分)如图lo针对我校高职学生,高中物理基础不牢固,对于电工基础中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过程很难接受,应该适当删减部分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增加“单相交流电路”等实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工基础虽然有许多的定律、定理,但幣个课程的基础核心部分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效变换方法以及各种分析电路的定理,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找出各知识点的共性

4、,举一反三,把纷繁的定理、规则用主线贯穿,以此来训练学生,掌握课程的学习特点与规律。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现如今现代教育技术越发成熟,教学方式也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牛为主体,以激发学牛的兴趣与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包括四个方面,把“做前知、做有依、做中思、做有果”的四位一体教学理念贯彻到这个教学过程当中。做前知:根据任务要求,就是下发任务书,学生独立查找相关资料,下发任务的形式以学生最常用的现代通信手段为主,例如利用教务网络平台发布任务帖子、QQ群任务征集等形式,以便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做有依:课前可以

5、先让学生自行使用仿真虚拟实验室来验证相应的定理和规则,绘制电路图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使学牛能初步了解知识点;做中思:搭建仿真电路和实际电路,把不合理的元件进行合理调换;尤其在讲解完知识点以后,通过仿真与课前练习做呼应,加深学生的理解。做有果:完成电路调试、测量,总结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完成实训报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启发、引领、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多做教学反思采用信息化教学后,学生的反应如何?教学效果是否理想?师生互动的质与量如何?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合适?实践说明,与学生共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学生思维引导方式上具有一定的优

6、势,效果也较好。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时间不好把握,教师一旦在设计的时间内,学生不能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寻求出答案时,课堂教学的后续时间就非常难把握。并且暴露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分析能力薄弱,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基金项目:本文为桂林理工人学南宁分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H《电工基础课程》项目(编号2014KGA0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静(1987.6-),女,籍贯:广西扶绥,专业:通信工程,研究方向:电气与电子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参考文献:[1

7、]刘树洪.《电工基础与实操》课程教学实践与成效[〕]•电子世界.2014(01)・⑵彭雯•技能培训中“电工基础”教学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20).[3]覃聪,邓灵丽•高职教育网络课程教学情景设计的探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