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

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

ID:28400630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_第1页
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_第2页
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_第3页
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古文一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古文一二  初一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练习(一)  论学六则  一、填空  1、孔子名字,时期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家、家、家。  2、《论语》是由的书,共篇。  3、《》作者朱熹字号,时期著名的家、家。  4、《》作者刘开字,时期文学家。二、注音  论()学论()语不亦说()乎愠()  罔()殆()默而识()之好()学  三、解释  1、子曰:2、学而时习之:3、不亦说乎:4、人不知而不愠:5、温故而知新:6、可以为师矣:7、学而不思则罔:8、思而不学则殆:9、默而识之:10、学而不厌:11、诲人不倦:12、何有于我哉:13、却只漫浪诵读:14、心到最急:15、眼口岂不到乎,16、非学

2、无以致疑:17、非问无以广识: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2、默而识之3、眼不看子细  五、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2、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心3既到矣:古义:今义:  六、翻译  1、不亦说乎,  2、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何有于我哉,  5、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七、成语  1、“温故知新”出自:  2、“学而不厌”出自:  3、“诲人不倦”出自:  4、“不亦乐乎”出自:  5、“相辅而行”出自:  初一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练习(二)  文言短文两则  一、填空  1、《牡丹图》作者字,时代著名家、家,代表作。2、苏轼名字

3、号,时代著名家、家。他是唐宋八大  家之一,其他七位分别是、、、、、、。3、欧阳修是时期的家、家,他的谥号是,所谓谥号就是。二、注音  姻()家谥()号披哆()色燥()房敛()蜀()中处()士戴嵩()曝()书拊()掌搐()入谬()矣三、重点字词解释  1、尝得一古画:2、未识其精粗:3、姻家:4、披哆而色燥:5、何以明之:6、尤所爱:  7、黑睛如线:8、房敛而色泽:9、所宝以百数:10、一日曝书画:11、拊掌大笑:12、尾搐入两股间:13、谬矣:14、笑而然之:四、古今异义  1、尝得一古画古义:今义:  2、尾搐入两股间古义:今义:  3、今乃掉尾而斗古义:今义:  五、词类活用  

4、1、好书画:2、所宝以百数:  3、锦囊玉轴:  六、翻译  1、何以明之,2、其花披哆而色燥  3、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4、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5、所宝以百数6、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7、今乃掉尾而斗,谬矣。8、处士笑而然之七、代词  其:1、其下有一猫2、未识其精粗3、其花披哆而色燥此:1、此正午牡丹也2、此日中时花也3、此正午猫眼也  4、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5、此画斗牛也  之:1、何以明之2、有牧童见之3、处士笑而然之八、“以”  1、可以为师矣。何以明之:  2、所宝以百数:  3、常以自随: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https://www.wenku1.net/new

5、s/06029EAFC24FC829.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