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

ID:28403474

大小:56.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_第1页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_第2页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_第3页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_第4页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1•全面解读课标,把握主干知识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选择时需要具有一双慧眼,选择好一本主打教材,并适当涉猎其他版本的教材;但是选择哪一套教材都只是末,而它们的根基是新的课标,因此首要的是熟悉新课标,把握住课标的精髓,抓住主干知识进行复习,例如:例如:必修一(自然地理)中的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地理学中的主干知识,在复习时,一定要结合《高考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学会理解并运用这部分知识。我对这部分课标是这样

2、解读与处理的。课标引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课标解读:①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②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③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④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⑤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⑥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分割:①大气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②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③天气和气候;④水循环;⑤洋流

3、;⑥岩石圈物质循环;⑦内外力作用及地貌形态。把课标的这一个大标题分解成七个小模块,然后再组织复习教学。变式处理:因为这部分内容,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需要深刻挖掘其中的内涵,构建出来一般的模式,使学生加深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通过对课标的认真解读,围绕标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高考考点等,让学生对主干的地理知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适当分配学习时间,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化解难点,为真正掌握知识做好铺垫。使教学紧紧围绕课标的核心思想走,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这一环节一般约需2分钟。2•精选整合试题,尝试自我检测这里我常突破常规的教学方

4、法,平时我们教学是先疏理,再训练,即所谓的“导与练”;在这里我常采用“练与导”,先结合课标与考纲,精选与整合一些优秀的试题,先让学生练习,让其练习中尝尽受挫的感觉,从而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在接下来的复习与教学中就更能主动地去学习和弥补知识点的不足。试题一般题源来自于多年积累的:历年高考模拟卷中的,历年高考卷中的,自编与原创的部分试题。学生通过训练,就清楚了自身的薄弱点,以及自己知识储备与高考能力要求的差距,从而激发他的求知欲与好胜心。在试题整合时我常注意以下三点:①选择清晰、直观的试题因为只有那些直观形象,清晰逼真的文字

5、、图象才能为学生欣然接受,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取得好的教学效果。②选择时代性强的试题因为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人文地理教学,一些资料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例如:就人口而言,第五次人口普查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相差很大,这就需要及时收集并作更新;再如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快,在1994年为35个,到1998年37个,到2000年已增到40多个,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更新。③丢弃“繁陈偏怪”的试题经过多年教学的教师应该有很多积累,但对自己的资源要时常换入活水,抽取那些繁难的、陈旧的、偏奇的、怪

6、异的试题,选取能吸引学生注意,能增强师生互动的教学资源。通过对精选试题的演练及自我检查,达到了对知识薄弱点的把握与高度重视,复习与教学就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这一环节一般约需15分钟。3•精心设计布白,进行自主建构学生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已经对一般的知识点差不多都遗忘了,而且对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复习每章的时候,我在教学案处留有空白,让学生先自己看书,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者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由事物本身决定的,人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学习是一

7、个积极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基于此,所以我常采用学生自主建构与合作建构,教师引导建构相结合的方式。这一环节一般约需15分钟。4.留有少量习题,进行拓展巩固在课堂上,光说不练不行,光练不评也不行。所以,在教学案的最后我常精选少量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即练即评,几乎达到堂堂清。这一模块我常作如下处理:根据授课内容精选或自编五道单选或不定项选择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再选一至两道综合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

8、都会学生用规范科学的地理术语进行表达。这一环节一般约需10分钟。这一环节一般约需10分钟。5.提拱备选方框,加强反馈交流一堂课的成败,教师自己是感觉不出来的,或者说教师的感觉不能真实反映情况,能真正说明好与坏,成与败的是学生。因为,每一位学生心中都有一杆秤,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