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

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

ID:28405547

大小:5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_第1页
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_第2页
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作业的分层布置问题刘伯团福建省南安四中362300摘要:数学作业有深有浅,作业分层布置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会造成很大影响。分层布置作业后再分层考核,则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关键词:分层布置反思测评通常我们设计作业,都是统一题目,好、中、差生一个样,这不利于优差牛通过作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根木不能调动全体学牛(特别是差牛)做作业的

2、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能有实效,笔者尝试使用“分层设计”学牛作业、“分类评价”学牛作业的方法,使好、中、差各类学牛都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有利于各类学牛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下面将分层布置作业的做法做一个简单介绍。_、分层我针对学牛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命名为“先锋组”(即A组),成绩中等的命名为“提升组”(即B组),成绩较差的命名为“爱拼组”(即C组)。其中“爱拼”就是结合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的意思,鼓励学牛要努力奋斗,

3、不断提高。我在分组时便给学牛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牛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二、布置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础作业、提升作业、超前作业。凡完成木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础作业,允许优牛不做,中差牛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牛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升作业,供提升组和先锋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前作业,便于先锋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有吋,我还就各组同学的作业情况进

4、行点评,得出他们相应的等级,因此,有吋候c组同学的得分还会高于A组同学,这样,就大大地鼓励了C组的同学,激励了B组同学,还让A组同学有一定的压力。三、反思学生完成分层作业后,各层次的学生在作业本上把当天的知识进行小结。通过小结当天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解题吋的独到见解,积累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同时我鼓励“提升组”的同学去思考和尝试做“先锋组”的作业,“爱拼组”的同学去尝试做“提升组”的作业。我再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讣他们感受到自己进步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

5、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四、测评采用分类评价学生作业的方法测评学生,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差生判分适当放松,对优生判分适当从严。在完成作业的吋间上,中差生可放松,对优等生可紧些。例如,对差生,做对基础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提升作业,半倍给分,做对超前作业,一倍加分。对中等生,做对超前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中差生,作业做错了,可暂不打分,等他们真正搞懂改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差生改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便针对他们作业中岀现的问题,再设计点题目让他们补做,练一次,进

6、一步,再练一次,再进一步,不断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五、激励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两次考试和每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就可以进入到高一组。如爱拼组的同学可以进入提升组,提升组的可以进入到先锋组。当然,若先锋组的同学学习感到困难,不能跟上队伍也可以退冋到提升组,提升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爱拼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

7、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六评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数的学习打击而造成。他们很难有成功的体验和尝试,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从心理上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其至是谈虎色变,这样的心理根本不利于他们数学成绩的提高。教学中采用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理,从作业安排上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消除他们心理上对数学

8、的紧张情绪,轻松地参加数学学习,能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收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唐瑞芬主编《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李求来主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