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

ID:28408497

大小:8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_第1页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_第2页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_第3页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_第4页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杜律律(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肾内科上海201800)【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148-02随着人民牛活水平的提高,全球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全球现有的糖尿病人数较过去30年翻番,接近3.5亿。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公布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估计全国有1.39亿糖尿病患者。称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⑴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类型,也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

2、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约占40%〜50%)。糖尿病肾脏病(DKD)是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重要病因,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ESRD。⑵典型的肾脏形态学改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肾小球硬化、足细胞丢失;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萎缩及细胞凋亡增加、肾间质炎性浸润、肾间质纤维化、管周毛细血管稀疏;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尤以出球小动脉的玻璃样变更具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发牛糖尿病肾病,严重者还会引发肾衰蝎。我国成人慢

3、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总患病率为10.8%,我国目前CKD的首位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但糖尿病肾脏iW(diabetickidneydisease,DKD)仍是CKD的重要病因。我国DKD在终末期肾病(ESRD)中占16.4%o随着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攀升以及糖尿病管理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的延长,DKD未来可能会成为ESRD的首位病因。糖尿病患者中肾脏病患病率达6.5%〜42%,部分患者最终依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牛存。木文分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糖尿病肾病的血液透析问题。1.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特点1.1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是并发症多,尤其是感染以及心血管并

4、发症致残率高,常多见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截肢等,同吋患者的营养状态差,生活质量差,住院率高,生存率低,以上情况提高了对医护的要求。1.2相关数据表明糖尿病透析患者的生存率较30年前已有显著提高,但仍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其主要原因是:心血管事件或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发生率高;透析时机偏晚;透析的退出率高等。事实上,糖尿病肾衰者较非糖尿病肾衰者应更早地接受替代治疗。2•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透析指征2.1当Ccr下降至20-15ml/min,或Scr达442〜630umol/L,应考虑透析[3];Ccr达20ml/min时开始做痿,Ccr达15ml/min吋开始透析;同时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尿毒症症

5、状、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水钠潴留、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胃肠道反应、高钾血症和视网膜病变时,应更早开始透析;对老年及消瘦患者肾功能指标应以Ccr为准。2.2常规糖尿病肾病的透析吋机应根据临床症候,实验室指标(以Ccr判断更好);若临床症状明显,并发症多,即使Ccr在15〜20ml/min(血清肌酹升高到3〜5mg/dl),应该透析;若临床症状不显著,并发症少或无并发症,当Ccr<15ml/min(Scr>630umol/L),可能是透析指证;由于ESDN患者腹膜透管植入后或动■静脉内痿制作后,要保持相对更长的吋间(前者3〜4周,后者2〜6个月),因此有作者建议当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c

6、r20〜30ml/min口寸开始讨论肾脏替代。3•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个体化3.1《Optionsinuraemiatherapyfordiabeticswithend-stagerenaldisease》扌旨岀:[4]伴有ESRD的糖尿病的治疗必须高度个体化。血液透析是各型肾衰竭(包括糖尿病导致的肾衰竭)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在伴有ESRD的糖尿病患者中,如肌酹清除率下降到15〜20ml/min或血清肌肝升高到3〜5mg/dl时,需要早期进行透析。根据DKDMHD患者5年生存率统计研究显示:美国2008年USRD数据显示5年生存率为25〜27%,澳大利亚5年生存率42%,日本5年生存率47%。

7、1998年〜2009年我国南京军区总医院DKDMHD患者1年、3年、5年、10年存活分别85%、68%、46%和33%,非DNMHD分别90%、86%、73%、61%。近期死亡多为心脑血管并发症,远期死亡为感染及肿瘤。4.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管理主要是血糖管理,血压管理,容量管理,营养的管理,糖尿病足,“生命线”管理,合理使用促红素等方面4.1血糖控制与患者预后又极大的关系。相关研究机构(1995〜2002)前瞻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