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

ID:28409262

大小:11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9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_第1页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_第2页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_第3页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_第4页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汉作为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绪论1.1研究目的及意义会展业是通过会议和展览实现商品和技术信息的交流。它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场租费、搭建费、广告费、运输费等直接收入,还带动了商贸、旅游、物流、餐饮、交通、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它被形象地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器”、“现代城市的面包”[1]。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的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国际上著名的展览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等,每年都会从会展业中获得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据统计美国每年举办展览会达13000个,直接受益达1

2、20亿美元,创造综合消费达到1250亿美元,展览会的拉动系数达到了1:10;德国展览会年销售收入约45亿马克,创造社会综合价值410亿马克,并创造了23万个就业岗位。今天,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入世后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也将对我们更加开放,两个市场的开放必将促使中国的内需外贸和经济活动更趋活跃。我国许多城市都希望通过发展会展业来实现自身社会、经济的大跨越,然而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条件不均衡的现实条件下,当前会展产业的发展也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在空间分布上,会展产业主要分布在三大产业带:环渤海会展产

3、业带、长三角会展产业带、珠三角会展产业带;在发展程度上,主要形成了三大层次: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中心城市为第一层次,另外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区域型会展中心城市为第二层次,其他具有会展活动的中小城市为第三层次。中国80%以上会展产业集中在三大会展产业带,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广州最为集中,表现出极大的非均衡性[2]。论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第一层次的会展中心城市的成功要素分析,发掘武汉会展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武汉会展业的建议和措施,对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将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相关研究领域发展概况1.2.1国外

4、研究概况第一,会展对经济的影响布劳恩(Braun,1992)指出会展活动的总体影响要远远大于会展活动本身。“会展相关的每一美元花费都会引起更为广泛的经济影响,并在区域经济的其他部门产生额外的经济效应”,如果加上间接收入,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当是会展本身的两倍甚至于三倍。凯姆等(Kimetal,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韩国经济的影响[3]。阿尔诺博士(2003)通过分析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在准备和执行阶段的支出对萨克森州整体经济产量、就业、增加值、发展潜力的影响来研究汉诺威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4]。日益繁荣的展览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制

5、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力的推动、配合了中国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商品供应链,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二,会展地点的选择会址的确定对于会展组织者和会展举办地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会展组织者来说,会展地点的确定会影响到会展的出席率,也就决定了会展的成败.因此有关会展选址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最为关心的领域.格奥和张(GoandZhang,1999)将会址选择影响因素分为目的地因素和会展设施因素.克劳奇和路维尔(CrouchandLouviere,2003)建立了会址选择过程的概念模型,提出会址选择过程的五

6、个阶段,包括会站前计划、可选会址分析、会址决策、会展举行和会后评价[5]。第三,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主要从如何推动一个国家会展业的发展,提高会展管理、营销、服务效率的角度对会展管理和服务组织机构的定位、职能、运作模式进行研究。韦伯(Weberk,2001)认为随着各地举办会议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首要营销组织的会议旅游局的作用尤其重要[6]。墨尔森(Morrison,1998)提出美国会议观光局(CVB)在会展旅游的良好城市形象,为会议组织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展览促销,组织促销活动,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务[7]。.---1.2.2国内会展理论研

7、究综述第一,城市会展业的实证分析从1981年后尤其是1985~2000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会展业步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举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展览会。于是在90年代中期后国内众多学者在前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大城市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当地会展发展的状况及对策,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实证性研究成果。白祖诚(1994)认为北京应大力发展会议旅游产品,优化北京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吸引力。冷晓(1999)通过杭州会展业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会展业的比较对杭州会展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