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

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

ID:28409533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_第1页
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_第2页
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_第3页
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交平台“丑照自拍”背后的主体抗争意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肢平台邮自拍”背亢争mWE2017-11-2013:48:48新闻论坛2017年5期【内容提要】社交平台的发展,使自拍从一种私人行为演变成一种公共行为,并衍生出发布“丑照自拍”这一现象。木文结合福柯关于主体及主体性建构、权力与抵抗的理论,以及抗争的次文化的和关文献,通过深度访谈法,发现尽管“丑照口柏者”反对齐一式的美,拒绝用主流的美丽表达口我,但他们对发布丑照的度的把握,看似脱离了社会规训,却离不开自我规训。【关键词】丑照自拍主体抗争权力与抵抗亚文化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作为一种展示自我,寻求认同的方式,自拍巩固了网民在社交网络的强关系,也维系了弱关系。更为

2、重要的是,美颜口拍的出现标志看我们开始有意控制他人对口己形成的印彖,而这无疑是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醉当社交网络已然成为公民实现主体性构建的平台,有网民开始发布一些含有翻口眼、扮丑、装傻、比屮指等行为近乎自黑式的丑照。在社交媒体场域中,相对于审美,人们发现审丑会给人带来一种微妙而特殊的快感,在愤怒、厌恶、羞耻、搞怪等情绪中实现情感的释放。如今这种按照白我意志破坏性地塑造口身形象的网民数暈越来越多,形成一种奇特的次文化景观。在既往的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关注自拍对个人主体性的建构、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上,很少有针对审丑式自拍中的主体反抗意识作进一步分析。本文

3、希望通过研究,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从次文化蕴含的抗争视角切入,试图诠释丑照自拍这一社交媒介奇观为何会出现以及现代年轻人内心中的焦虑和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解放。二、社交平台青年人主体性的建构(一)主体与主体性谈到主体性,要从主体开始说起。福柯对于“主体”是这样解释的:“因控制和依靠而受制丁•其他人,因良知和自我认识而维系于自己的身份,①表明一种使主体压抑和屈服的权力形式。克到《主体与权力》一文中,福柯对主体与权力关系的阐发有了深刻的转变,认为主体性问题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在于拒绝“我们是什么”,即主体是口我行为主动选择的结果,口律性的主体,在人与口我的关系

4、中获得自我认同。人的主体性在实践活动中,体现为在主客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能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动性、自觉性,展示主体自身的独立自由。进入网络时代,有不少文献从多个角度验证了社交网络不可避免地成为网民主体性消解与建构的平台。本文基本遵循福柯对主体及主体性理论的论述,认为人木身包含了认识和行动的源泉,网络自拍的主体意识来自于网民意识到自己是网络自拍的主体,从而自觉在拍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权力与抵抗面対以主体标准为基础的道德对现代人的严厉束缚,福柯提岀了现代生存美学的理论,主张“以伦理为导向的道德”,认为伦理要回到个体与自我的关系上来。其实质是主张绝对的

5、个人选择和个体创造。②尽管这种依靠个体美学创造來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在个体碎片化的感受Z上,可能走向虚无主义,但这种反抗方式还是很适用于本文。尤其在网络空间里,自拍者是一个主体,但同时也是一个客体,在观看他人与被观看的复杂关系间,青少年通过控制影像的拍摄得到乐趣,跳脱以往只能成为被观看的客体,学习棠握观看权,也展示了对影像主体的控制权,也就是通过绝对的个人选择和个人创造来反抗变成被知识和权力奴役的产物。(三)抗争的次文化次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方式挑战正统或主流文化以便建立集体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形态,具有某种风格的抵抗和边缘性的文化样式。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以往处于边

6、缘位置的次文化群体在新媒介的使用中占据了优先地位。青少年不再需要具体的实物装扮来表现风格,次文化所代表的对覇权的挑战借助另外的表征符号来体现,比如自拍。而主体在这一符号表达的过程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和自主性,每次公开的自拍照都可以被看作主体的一次口我凝视和表达。本文从网络自拍是一种解构主义的次文化的立场出发,认为它打破了传统精英垄断文化的局面,主体通过自由选择背景环境、拍摄角度和装扮修饰,表达个性,展现自我,挑战传统,并决定是否发布到自己的社交网络I卷I,从而实现对自我形象的操控并建构虚拟空间屮的自我身份认同。三、研究方法本研究所定义的“照”的标准是以扭

7、曲的臉部肌肉、刻意扮丑的身体动作等形态传达出与正常自拍照风格迥异的照片类型。本文运用深度访谈法,日标样本为在社交平台发布过以自我为拍摄对象的丑照的人,对发布频率、丑照类型不做规范。借由受访人口述自拍及分享的经验数据,参照理论架构,进行诠释分析。四、研究发现(一)社交平台“丑照口拍”行为主体的动机研究1•不能输,要极致在自拉照体量巨大的网络空间,如何从越來越多的美照自拍洪流中杀出一条血路,被看见被关注,凸显个性成为诸多11照自拍者最为直接的动机:“像我这种长得丑的人,发美照没什么市场……(发丑照)很表达我的个性,超多人响应。”“一方面想吸引大家的眼球,同吋还有

8、一种莫名的比拼感......美不到极致,我就丑到极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