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治疗的进展

疼痛治疗的进展

ID:28414479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疼痛治疗的进展_第1页
疼痛治疗的进展_第2页
疼痛治疗的进展_第3页
疼痛治疗的进展_第4页
疼痛治疗的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疼痛治疗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疼痛治疗的进展进入新世纪后,疼痛治疗的进展得益于现代社会伦理学的发展、疼痛基础医学研究、镇痛药物开发与改进、影像学诊断和导航技术、微创镇痛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伦理学的发展强调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中心,寻找被忽视或被误解的乂严重影响人类牛活质量的社会、医学因素,并推进对其校正与调整。在这一社会进步的基础上,〃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消除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这一观念的改变,吸引了多个学科对于疼痛治疗的关注和参与。在临床工作中,将〃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成为发达国家临床医护人员H常观察的常规项目。近十年来在疼痛治疗领域内的

2、最大进展是大量的疼痛诊疗科和疼痛诊疗中心作为新科室岀现在各国的现代医院中,疼痛专科医生这一医生群体促进了各项疼痛诊疗专科技术的研究和快速发展,过去存在的那种〃小痛轻痛科科看,大痛顽痛都不管〃现象正在逐渐减少。这种进展使得〃痛不欲生〃和〃安乐死〃成为过去和不必要,显著提高了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药物治疗疼痛药物治疗仍然作为疼痛治疗的基础疗法。1・非當体抗炎镇痛药物非笛体抗炎镇痛药的发展处于调整状态,制约这类药物更广泛应用的原因是该类药物在治疗疼痛的过程中伴发的副作用,较长时间服用常规剂量的非綃体抗炎镇痛药物,发牛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牛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镇痛药物。近年來

3、新型的C0X-2选择性抑制剂也因其循环系统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胶囊型内窥镜的问世,又发现非笛体抗炎镇痛药物不仅引发上消化道溃疡和出血,还引发下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非斛体抗炎镇痛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属于器质性器官毒性,因而不适合较长时间和较大剂量服用。2.强阿片类镇痛药物传统的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如吗啡等仍在临床广泛使用,缓释及控释吗啡主要用于癌症疼痛的治疗。在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进癌症疼痛治疗20年后的今天,卅界各国的吗啡消耗量多在明显增加。强阿片类药物在非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国内推出的盐酸轻考酮控释片值得关注。该品种于1995年在美国上市,是轻考酮的

4、新剂型,由于起效迅速、持久高效,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痛、骨关节类疾病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是全球麻醉药品消耗量增长较快的品种。疑考酮在非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临床进展,进一步扩大的临床大样本的研究有可能为强阿片类药物治疗非癌症疼痛提供支持。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在硬膜外腔及蛛网膜下腔微量连续给药已成为治疗癌症疼痛和非癌症疼痛的有效方法,给药的微量泵包括一次性使用的连续微量泵、电子连续微量泵和植入式微量泵。每24小时在硬膜外腔微量连续给与0.5-2mg吗啡及在蛛网膜下腔给与0.1-0.3mg吗啡,可获得满意的镇痛,又能够避免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副作用。3.新型镇痛药物由于非笛体抗炎镇痛药物的

5、器质性器官毒性和担心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心理依赖性(成瘾性),开发其它镇痛药物是药物治疗领域里的一大热点。有相当多的专家提岀第三类镇痛药物的概念,即将不是非綃体抗炎镇痛药,乂不具有心理依赖性的镇痛药物统称为第三类镇痛药物,换句话说,无器质性器官毒性和无心理依赖性的药物可归属第三类镇痛药物。这种观念使一些新的镇痛药物得以问世,如卡他德龙、草乌甲素、河豚毒素注射液、蝎毒注射液、肉毒素等。也使原来的药物分类面临着新的划分,例如,曲马多原来被划分为弱阿片类镇痛药,但长期的基础I矢学和临床应用均证实该药不具有器质性器官毒性和心理依赖性,因而不应再将其划分在阿片类镇痛药物之中。第三类镇痛药物应该是今后疼痛

6、药物治疗的方向。4•其它药物用于疼痛治疗包括抗抑郁药物和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痛,己成为神经痛治疗的组成部分,如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痛等。2.生物制剂能否利用细胞因子治疗疼痛成为研究热点。细胞因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多数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主要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机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并参与组织修复等。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1)高效性:细胞因子的牛物活性极强,微量浓度即可对靶细胞产牛显箸的效应。并口通常以非特异的方式发挥作用。但细胞因子必须

7、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2)多效性。(3)重叠性。(4)协同性。(5)拮抗性。(6)网络效应: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单独存在的,表现为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抑制,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构成细胞因子的网络。细胞因子镇痛治疗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能够促进神经元存活、牛长和分化的蛋白质。神经营养因子不仅可以影响胚胎神经元的发育,而且能够促进成熟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和分化,在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