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

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

ID:28416916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_第1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_第2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_第3页
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现代文阅读鉴赏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①我习惯于把树想像成一个缄默而内心丰富的人。它站立在时空的地平线上,在天空和大地之间以孑然的身影演绎着生命中的四季。②从第一片绿叶的萌芽到最后叶子的凋零,循环往复,树经历着生命的茂盛至衰败的轮回;当绿翳覆盖着树冠,树的身上流淌着绿色的液汁。这是青春的液汁,它使树充满了年轻的梦想。当我在三月的阳光下经过一棵树,翠绿的叶片上淡淡的绒毛使我想起春天少女般清新的面孔。我于是闻到了树湿润的、幽谧的,充满了绿意的芬芳,它满身的绿泼墨一样洒在我的心上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此刻的树,多像一个生气

2、勃勃的少年,将明亮的思想诉诸枝头上的绿叶。③在我的感觉里,烈日炙烤下的树是焦灼不安的。枝头蝉鸣叙述了它长长的烦闷;在炎热的夏季,树仿佛是一个被各种思绪纷扰,躁动的灵魂等待一片清凉的青年人。④没有比枝头上沉甸甸的果实更能展示树的辉煌了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我之所以用“辉煌”这两个字,是因为树以时光做桨,抵达了黄金一样的彼岸。然后是秋风将叶子一片一片地带往秋天的尽头,秋风中的树是伤感的,落寞的,空空的枝械是它握不住秋天最后一抹金黄的手。它在寂静中默默地低语,像一个用尽青春为时光着色而鬓发染霜的中年人,诉说着内心的苍凉。②在西风中站立的树比以往显得枯瘦

3、,有着灰蒙蒙的颜色当雪皑在枝干上,树就像一个行将进入生命极限的白发老人,在一片纯净的白色中回顾生命最初的单纯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③在树的生命日复一日的延续中,时光将沧桑斟在树的身上,树的形体往往可以用来诠释一个人的内心。我曾经在旅途中见过一棵树。从粗壮的树干以及沟壑一般布满的纹理可以断定,这是一棵有着很多年轮的老树。最初的一刹,我的心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震撼一一树干扭曲着,枝条虬结,带叶的树冠向后倾斜,仿佛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头发纷披,挥舞着臂膀,对天长啸。④有一个夏天的夜晚,我通过一个乡村农舍的窗户,看见小路上在劲风中狂乱摇晃的一棵树。雷声骤起时

4、,电光像一把利剑劈开树冠。我想象那是一棵巨人的头颅裂开,他思想的火花在黑暗中飞溅。⑤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的《疯狂的石榴树》,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另一棵树的形象。诗中的石榴树之所以疯狂,是由于它体内有一颗太阳在秘密地焚烧,浑身焕发着一种源于光明的热情。因而,它“以新生的叶簇在欢舞”,“以胜利的震颤在天空举起它的旗帜”,并“抓住了一匹奔马给给纷披的鬃毛”,“摇着一个即将诞生千百艘船只的海洋”。这样的一棵树会激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能量,当我们在诗句中穿行,我们将充满激情地高歌。②与人短暂而脆弱的生命相比,树更久远而坚强,生命空间也更为广阔。树有两个天空,一个是树叶迎迓的上方

5、,一个是根须伸展的足下。天地合一,树因此而具备了某种无限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但树不会行走,这注定了树习惯于停留,而人永远在漂泊的途中。③法国哲学家巴什拉《植物生命中烛火的诗意形象》一文,列举了诸大师把树比为开着花的蜡烛、燃烧的火炬等等的比喻。烛火与树的相通之处,在于火苗最后的熄灭,树叶最后的凋零。这种比喻印证了生命的本质是一种挥发和流逝的过程,它同样源于一个人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11)很多时候我把自己想像成一棵树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尤其是在夜晚,一个人在黑暗中站着。我感觉到从体内伸展出去的枝叶在黑暗中的摇曳和呼吸,内心的声音携

6、着磷火的光芒,沿着枝条和叶脉从不同的方向进入黑夜。(12)在夜的荒原上,我是一棵会行走的树,在寂静中踽踽独行。星光燃起叶片,满树是跳跃的焰火。我听见了生命流逝的声音,读懂了自己既渴望停留又渴望飞翔的灵(节选自李萦枝《关于树的随想》,有删节)答案13.①树的身影是孑然而孤独的;(2分)②从绿叶的萌芽到凋零,树经历着茂盛至衰败的轮回,可以使作者感受到少男少女的生气勃勃,青年的焦灼、躁动,中年的辉煌与苍凉,老年的纯净与单纯;(2分)③树的形体可以诠释人的内心。(2分)13.(1)树从春到秋,经历了生命的演变,终于结出沉甸甸的果实,显出了自己的辉煌。(2分)(2)以希

7、腊诗人埃利蒂斯描绘的石榴树为例,形象地表明石榴树的疯狂是因为体内对光明的热情,从而表明树的形体可以诠释一个人的内心,激起人内心潜在的能量;(2分)以法国哲学家巴什拉(植物生命中烛火的诗意形象)为例,生动地表明树的生命和人的生命都是一种流逝的过程。作者善于联想举例,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既照应了题目”随想”,又表现岀树与人的相通现代文阅读答案散文阅读关于树的随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