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

ID:28423774

大小:119.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0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_第1页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_第2页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_第3页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_第4页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才尽」探义173文与哲.第十期.2007.6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才尽」探义锡镇[摘要]本文讨对象是南朝时期作品以模拟著称的江淹,主要议题环绕於江淹的「才尽」.重新考察学者的多种解释点,探讨这些看法有何可取之处是否仍有足是否符合当时的现实处境可否通过江淹现存诗文集所提供的证据之检验设法充分运用与江淹有关的文学史,讨其仕宦经验及其出处问题,并对江淹的创作特性及其经由拟作而提出的批评观点,进较深入的分析,以解其义蕴.企盼透过多方面的探讨,厘清有关江淹「才尽」纷歧的解释,并提出具体有效的明

2、;尤其重要的是,藉此能对这位南朝重要作家有较为整全的认知,将有助辨清江淹,约在当世文坛地位升的问题,给予江淹合的定位.关键词;江淹,才尽,创作观,仕宦*本文为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NSC92-2411-1-1-002-095)研究成果.**国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收稿日期:20073月28日,审查通过日期:20075月19日责任编辑:昭明教授174文与哲.第十期文学史家述南朝重要作家江淹,大多会提到在齐之时有关其「才尽」的法;以文学创作言,「才尽」意指作家文思枯竭或创作能衰退的现象,既有此种负面性之批评,在文学史上江淹的整

3、体评价高,也仅有少作品受到重视,如〈恨〉,〈别〉二赋,而认定其为前期之作品.近十,治朝文学与批评的学者对江淹多所意,颇能选取江淹「才尽」的干旧寻找佐证或推,具体性成分相对增加,某些解释点迭经辗转引用,俨然有形成定之趋势,似已可将之定位为品格低俗且耽於的文人.1然而审慎重作考察,尽管乏高明之,能够发人深思,唯仍容有可以斟酌之处.江淹果真「才尽」其所以被评断为「才尽」的成因何在纷纭,学者所作的归纳就有四,五种之多,2而又先后续出现的亦尚有多种.3如此纷歧的解释点,配合有关江淹的文学史以资照,正可为我们提供想像空间和思辨的基础.

4、本文——述,首先仅针对影响今人思考极为深远的清代以前重作辨析,澄清此一高争性之议题所涉及的解释和判断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而按照江淹在史脉络中的情境,就其仕宦程与创作观点方面进讨,探其所表述的个人体验之内涵,试为解密关涉其评价的「才尽」之义蕴.一,清代以前江淹「才尽」及其蕴涵的问题现今所资,最早记载江淹「才尽」的是钟嵘《诗品》,一於1现代学者讨江淹「才尽」,以曹道衡先生最具代表性,成果丰硕,其述影响深广,相关文有:〈江淹及其作品〉,〈江淹诗歌的几个问题〉,《中古文学史文集》(京:中华书局,19867月);〈江淹作品代考〉,〈

5、江淹,约与南齐诗风〉,《汉魏朝文学文集》(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月).2详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0月),页310,311;萧合姿:《江淹及其作品研究》(台:文津出版社,20003月),页54-59.3在曹道衡先生后,有关江淹「才尽」的文,如周锋:〈江淹才尽与永明文风的关系〉;《学术研究》1990第3期;莫锋:〈「江郎才尽」新解——江淹恨赋,别赋〉,南京大学主编,《辞赋文学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2月);崔军红,侯冬梅:〈边缘化的江淹——江淹「才尽」原因新探〉,《盐城师

6、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2期(20035月).江淹的仕宦及其创作观考辨——「才尽」探义175评江淹,一於评约:文通诗体总杂,善於摹拟.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谢朓.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一4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诗品中梁光禄江淹诗》)……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5於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见重闾里,诵咏成音.嵘谓约所著既多,今翦除淫杂,收其精要,允为中品

7、之第矣.故当词密於范,意浅於江也.(《诗品中梁左光禄沈约诗》)钟嵘次述及「江淹才尽」,显然因为此是齐当时传的一种议,仅与江淹文学作品的评价直接相关,甚且又是促成约在永明文坛独风骚的重要因素之一.钟嵘(约公元四八——五一八)辈晚於约(四四一——五一三),江淹(四四四——五○五),是宋齐同时代人,《诗品》是时评性的诗歌评,约等人提倡声,导致齐-页脚---诗歌创作风尚的转变,钟嵘予以颇为严厉的批评,他所叙述的当时文坛情况当有客观的事实依据.6值得意的是,钟嵘指出「江淹才尽」传的时间,一是在齐武4《诗品》种版本均无「一」字,王师叔

8、岷云:「案《山堂考察》引『得』下有『一』字.」《钟嵘诗品笺证稿》(台: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3月),页301.5柱环先生认为「约」字或应在「等」字上,本作「王元长,约等皆宗附之」,「之」字当指永明相王而言,即竟王子也.详《钟嵘诗品校证》(韩国:汉城大学校文科大学,196711月),页51.王师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