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

ID:28442954

大小:7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0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_第1页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_第2页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_第3页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_第4页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_第5页
资源描述:

《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泉州古民居——尺远斋(听月楼)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05-12-30  为安海著名园林,位于安海金墩原安海公安分局内,是台湾已故国民党“立法委员”黄哲真老先生(新编《晋江市志·人物传》有传)的故居。  整个园林至今保存完好,虽占地不大,但布局小巧有致。园中有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小石曲桥、听月楼、四角亭子、水池、龙眼树等,以及花边围墙、透花窗棂、石刻对联、拼花地面……尤其是拥有高达2米的“石笋”和高4尺“海参石”,闻名遐迩,俨然一座小小的“留园”。登临假山高处,南可眺望白塔长桥,北可遥看龙山

2、禅寺,园外借景优美。这座园林堪称古镇现存园林之冠。  这里相传是明·著名女诗人邱小姐吟“听月楼”诗所在。相传,“听月楼”是明·万历年间安海进士、翰林院编修黄志清为他的夫人邱小姐而筑的。邱氏原为泉州城内的大家闺秀,颇具文采。有一年中秋佳节来临,适逢黄家花园内小楼竣工,黄志清欣然挥笔题写楼匾。他本拟写“赏月楼”三字,当他搁笔一看,竟错写为“听月楼”。此时,恰好夫人走过来,看了不由一笑。黄翰林霎时红了脸,准备重写。邱氏连忙摆手说道:“听月妙哉,不同凡响,不用换了。”黄志清不解地问:“月怎么听呢?岂不成笑柄?”邱氏微微一笑,遥指窗外的一轮明月说:“请郎君侧

3、耳细听。”  随即,她展纸提笔书成《听月楼》一诗:       “夜静楼高接太清,倚栏听得十分明。        磨空车儿冰轮转,捣药铿锵玉杵鸣。        曲唱霓裳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        忽然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  黄志清吟咏罢,惊喜不已,赞叹道:“月宫里果然有许多美妙动人的声音可听,‘听月’确比‘赏月’更佳!”他便决定把小楼命名为“听月楼”,并将这首诗镌刻在楼上泉州古民居——土坑古民居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05-12-30-页脚---  位于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

4、。1980年,该古民居建筑群曾被列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建筑群南面有座明·万历年间建造的白石宫(参见“寺庙·白石宫”),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馆“选青斋”和北文武馆“凌云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筑群,于2003年列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  古民居建筑群  土坑古民居建筑群兴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经明、清两朝,现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宅42座,总占地面积26860平方米,均属石、木、砖结构。  土坑古民居建筑群多为穿斗式结构、硬山式或卷棚屋顶。窗门建筑雕琢内容丰富,屋内装饰华丽、镌刻细腻。古民居中雕塑种类繁多:按材料分有石雕、木雕、砖雕、

5、泥灰雕;按造型分有浮雕、阴雕、线雕和透雕;按内容分有山水雕、人物雕、花鸟雕、楼阁雕等。  南北文武馆  两馆意在培植精武人才。  南文武馆亦称“选青斋”(文革期间被拆毁),系清朝富商刘端弘(又称刘百万)建造的。  北文武馆亦称“凌云斋”,清朝富商刘端瑜建造的,开设跑马道和练武场。北文武馆清道光年间曾出过提督刘开泰。周围有几株200多年历史的大榕树环抱,树荫蔽日。泉州传统民居的人文内涵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05-12-30  阴阳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阴阳的调和统一。“阴阳”结合

6、而和谐,才能万物生生有序,反映在民居建筑上,就是强调建筑形式要融于环境中,与周围景观保持和谐统一。  在古人观念中,房屋高大为阳,低小为阴。四周高山紧逼为逢阴,建屋要高大,谓以阳受阴。地势平坦开阔,四面受风为阳,建屋宜低小,谓以阴受阳。故高山地带建筑多为楼阁,乃以阳屋抵阴压之煞,其布局上多为一落,置大阔门,留宽敞前埕,乃以阳受阴,作阳翕阴和之势。平原地带建屋多水平发展,进深较大,其中后落低矮,是以阴屋蔽阳风,中堂高大以主正气,前落矮小为以阴纳阳。  故德化、安溪、永春内地山区多高脚厝、木楼以及土堡、土楼等高大民居建筑。一般民居亦面阔、进深较小为突出

7、特点。其与沿海平原丘陵地带的单层、多进深民居外表形态,差异甚大。这种不同环境下的形制差异,正反映我国古人阴阳二元论的思想理念。-页脚---  风水思想  在古代,理想的宅基乃安身立命之本,一般都要经过艰辛寻觅,即所谓“卜居”。风水理论中对理想的居住环境有严格的选择原则,简单说,即北有层层屏障的靠山,左右两侧有侍卫之砂,前方明堂平坦开阔,且有秀水环抱,远处有案砂,再远处有朝拱之山的相对封闭的小环境。山能掩风,水源、平坦土地便于农耕,这是具有农业社会特色的理想环境模式,是我国古人在长期处理居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性总结。  其中有许多科

8、学的成分。例如,我国位于北半球季风性气候区,冬天都刮寒冷的北风,故古人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多讲究北方有高大的山脉能掩挡寒风,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