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

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

ID:28444954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_第1页
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_第2页
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_第3页
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T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临床分析丁渡铭郑力文肖植丰(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影像中心515154)【摘要】目的对螺旋CT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研究,证实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一一2012年3月采用CT检查诊断的1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方法及CT呈像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CT诊断的结果进行评价。对CT检查结果中各种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160例,符合率高达98.8%;其中诊断为良性肿瘤的126例,符合率为100%,恶性肿瘤的符合病例数为34例,符合率高达89

2、.5%;结论螺旋CT检查在腮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符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腮腺肿瘤CT检查临床价值符合率【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05-01腮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腮腺疾病,以中年患者居多。由于该疾病无疼痛、瘙痒等明显症状,且进展缓慢,病程甚至可达数十年,因此临床上不易确诊,常导致疾病恶化。临床研究证实,肿瘤发生恶变的几率可达5%,若患者病程达15年以上,恶变率可达9.5%。因此,对腮腺肿瘤的诊断,对肿瘤的治疗及预防恶化只有重要的价值。我院以CT检查诊断的162例腮腺肿瘤患

3、者为研究对象,对CT诊断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简介如下。1研究对象及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一2012年3月釆用CT检查诊断的162例腮腺肿瘤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基木临床资料如下:男82例,女80例;年龄在11-82岁之间,平均年龄38.8岁;临床表现:伴有腮腺疼痛者26例;腮腺IX毡块134例;局部红肿4例;反复流脓2例;其中单侧发病158例,双侧腮腺发病4例;患者病程在5d-18年之间,平均病程11.2个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检查及诊断,并对其进行病理诊断。1.2检查方法我院研究均使用统一的仪器,并由专业的临床医

4、师进行诊断,现将具体的操作方法简介如下:(1)仪器:研究使用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Plus4单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査;(2)操作方法:①按照5mm的层距和层厚分别进行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②取75mL,350mgl/mL的碘海醇为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按照3.5mL/s,的速度,动静脉分别延迟25s,和75s;③按照上述方法对研究对象病变区域进行反复的扫描。2结果2.1符合率研究对象中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160例,符合率高达98.8%;艽中诊断为良性肿瘤的126例,符合率为100%,恶性肿瘤的符合病例数为34例,符合率高达89.5%。2.2CT表现研

5、究对象的CT表现具奋如下特征:(1)良性肿瘤:①腺淋巴瘤:多特征性位于浅叶后下部,可单侧或两侧多发,形态规则,边清,增强双期呈“快进快出”,动脉期病灶内或周边可见小血管。在126例良性肿瘤患者中有92%的CT检查呈现肿块规则,边界清晰,均诊断为腺淋巴瘤。对Jt•进行浅叶后下部增强扫描,其中81%的患者呈现多形性、进行性和延迟强化;②基底细胞腺瘤:多位于浅叶,形态规则,边清,增强双期持续显著强化,病灶内常见较大囊变区。对研究对象进行增强CT扫描,CT影像可见明显的低密度囊变区,肿块实性区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呈现持续性强化;(2)恶性肿瘤:病灶分别位于浅叶、深叶或浅深

6、叶等多个部位,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楚,伴有组织浸润,增强CT检查呈不均匀强化。在36例恶性肿瘤研究对象中有11例呈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II有明显的组织浸润,占恶性肿瘤的73%。行增强扫描,多出现不均匀强化。(3)肿瘤样病变:病灶位于浅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CT检查呈现明显强化。3讨论腮腺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中有80%为良性肿瘤,常见的良性肿瘤右腺淋巴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等。若长期发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则会导致肿瘤发生恶化。II恶化的比例与病程呈正比。研究数据显示,肿瘤发生恶变的几率可达5%,若患者病程达15年以上,恶变率可达9.5%。因此,对腮腺肿

7、瘤的诊断,对肿瘤的治疗及预防恶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我院研究数据显示,CT检查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准确率高达98.8%,尤其在良性肿瘤的诊断中,准确率高达100%。虽然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的准确率较低,但是结合病理诊断,完全可以达到确诊的0的,使病理诊断更具奋针对性。我院研究数据较相关研究中CT检查的准确性较高。这与以下因素冇关:①病程较长: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中病程较长者居多,且奋部分患者伴奋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导致诊断的准确性较高;②我院参与研究的检测医师及临床诊断医师均为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对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良性肿瘤的CT检查多呈现形态规则,边清,增强双

8、期呈“快进快出”,动脉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