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

ID:28461108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_第1页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_第2页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_第3页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_第4页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中国启示【摘要】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其爆发的周期性、不可避免性。具体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以及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探讨我国金融监管和经济发展屮应吸取的经验,提出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关键词】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宏观审慎;房地产;金融监管【屮图分类号】F83一、金融危机概述(一)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在学术上并没有权威、一致的定义。《屮国金融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资本主义金融制度的混乱和动荡,并且与经济危机冇密切的关系。《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引用了戈德。史密斯(GoldSmith)的看法,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大部分金

2、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国内学者张吉光将金融危机定义为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各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大量破产,进而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结合以上定义,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理解金融危机:1.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内外部积累矛盾的集中爆发,体现了金融市场参与者对未来强烈的悲观预期(但在此之前,他们对金融及经济体系的预期极度乐观)。2.金融危机的具体表现为金融指标恶化,资产价格快速下跌,金融市场出现倒闭潮,并传染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3.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关系密切,他们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与社会属性

3、无关。(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周期性和必然性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均认为,经济是在繁荣和衰退间周期性变化,繁荣和衰退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资本在经济发展屮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与资本密切相关的金融业就与经济有着高度相关性,金融危机随之呈现出周期性和必然性。历史数据显示,从17世纪至今,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危机发生了不下60次。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以:“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押着同样的韵脚”来喟叹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和必然性。马克思的著作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马克思所处的年代金融业并未如现在般发达,金融危机主要以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形

4、式出现。他认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根源问题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而汇票是代表现实交易的,现实交易的规模远超过社会需要是整个危机的基础,即金融危机有着与经济危机同样的根源一一生产过剩。进入21世纪后,随着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达经济体逐步脱实向虚,传统的生产过剩似乎己经消失,但金融产品的过剩却取而代之。生产过剩的表现形式己由传统的产品过剩、产品卖不掉,转换为最终消费者通过信贷购买产品,但最后却无力偿付借款的形式。从这个角度看,过剩的房地产业是次贷危机的根源。二、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贷款机构根裾借款人的资质和信用条件将贷款业务分为不同的等?,向信

5、用和还款能力均较差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称为次贷业务。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即与此类贷款密切相关,其成因可以概括如下:1.美国政府政策失误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的发生,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对次贷危机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包括:一是积极的货币政策。2001年至2003年底,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由6.5%下调至1%,达到历史最低点。二是住房金融政策。布什总统签署法案,力屮低收入购房者首付款资助,在此之前贷款机构提供的首付比例已极低,购房者实质可以在无首付的情况下购房。长期的低利率和低首付为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埋下了隐患,而房地产泡沬的

6、破灭是引发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2.监管真空地带美国崇尚自由经济,金融监管宽松。危机爆发前极低的融资成本和次贷相关产品的赚钱效应吸引了金融机构,他们想力*设法提高金融杠杆以赚取利润,大力推广场外衍生品交易。2008年6月底全球场外衍生品名义金额达683.7万亿美元,较2000年底增长7倍。而数额如此巨大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却并没有纳入监管范围。于此同时,对冲基金、评级机构和私募基金等市场参与者同样未纳入监管范围,形成了巨人的监管真空地带。在经济复苏,美联储提高利率时,由于衍生品市场过大、杠杆过高,资产价格快速破裂。1.金融机构推波助澜(1)贷款机构过度信贷。随着美联储连续降息及

7、房价的连续上涨,贷款机构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们一方面向房地产商提供贷款,支持房地产开发,一方面降低购房贷款条件,扩大贷款需求,一些贷款机构甚至采用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很多根本不具有还款能力的人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获得了次级贷款。据统计,2006年造假贷款比例髙达40%。(2)投资银行过度发行衍生品。贷款机构为分摊风险和回收资金,通过投资银行将贷款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利用金融模型对次级贷重新包装,设计发行了MBS、CD0等衍生产品。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衍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衍生品的高杠杆属性使得资产泡沫被进一步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