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ID:28471253

大小:63.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0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吉林大学核物理专业浅谈核物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摘要:原子核物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极大地促进Y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医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思想理论和现代化的诊疗手段与设备。综述了核物理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放射性;核物理;医学应用o引言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Roentgen发现X射线并应用于医学领域以来,原子核物理理论与技术己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例如,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CT)、核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和放射治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提高了疾病

2、诊治水平,而且将医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放射性科学研究表明,稳定性核素对核子总数有一定限度(一般为A<209),而且中子数和质子数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一般为N/Z=1〜1.5也有个别例外)。任何含有过多核子或N/Z不适当的核素,都是不稳定的。A彡209的核素,即元素周期表中钋(Po)之后的所有元素的核素都具右放射性(针之前的元素中,右的核素也具有放射性),它们或是自发地放射出a射线,而转变成A较小的新核;或是因核素的N/Z不适当,其核内的中子与质子会自发地相互转变,从而改变N/Z的值,并同时放出一个P粒子。核素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一般都处在激

3、发态,这样的核或是自发地放射出Y射线而转变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或是继续发生a衰变或e衰变,直到变成一个稳定的核素为止。放射性核衰变的类型有a衰变、{3衰变和Y衰变三种,分别放出a射线、P射线和y射线。不论发生哪一种核衰变,其过程均遵从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和能量守恒。每一种放射性核素在衰变时,都存其特定的规律。理论和实验均表明,任何一种放射性物质,在单独存放时,其核数量的变化都是按指数规律随时间t衰减的。其公式为:这就是放射性核衰变的规律。式中X称为衰变常数,它反映核衰变的快慢程度。X越大,衰变进行的越快。上式是一个统计规律,它适用于包含大量放射

4、性核素的放射性物质在实际中,常用半衰期来描述核衰变的快慢。放射性物质中的核数衰变到原数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T)。由公式可得:T山-In2这就是半衰期T与衰变常数的关系。T和A是反映放射性物质衰变快慢的两个物理量。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固有属性,取决于原子核自身的性质。一种核素,无论是化合物还是单质,也不论外界环境温度和压强如何变化,其放射性衰变规律是不变的。2核物理在基础医学研宄中的应用发病机制是疾病防治的基础,发病机制不清楚,就很难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1960年,Perutz等和Kendrew等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肌红蛋白和

5、血红蛋白的三维结构,阐明Y这些蛋白质在分子氧输送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该项工作不仅首次揭示了生物大分子内部立体结构,还为测定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提供了一种沿用至今的有效方法__多对同晶型置换法。近年来,科学家应用荧光分析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研究发现癌变过程中细胞及其质膜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表面电荷改变、膜流动性增大和细胞内水状态的改变等。从射线产生自由基及其具有顺磁性和近年来对活性氧的研宄得出了许多病理过程(包括辐射损伤、衰老、毒物作用及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些环节等)都与自巾基有关的结论。自1895年德国外科医

6、生Roentgen首次利用X射线观察到人体内部解剖结构以来,随着物理科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以X射线成像、CT成像、NMR成像和核医学成像等为代表的许多物理学技术应用于基础医学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正常和病理状态下,人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解剖学、生理学特点等。目前,各种成像技术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建立正常和病理状态下不同水平结构、代谢和功能成像是当前医学成像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仪(PET)的突出优势是,能在体外无创性探测活体内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并能对生化过程进行准确定量分析。这对于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各种疾病发生、

7、发展的机理非常有用。例如,用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标记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核酸和脂肪酸等)制成显像剂(如氟代脱氧葡萄糖等),然后将其注入人体,我们就可以利用PET从体外无创、定景、动态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从分子水平探讨代谢物或药物在正常人或病人体内的分布和生理生化功能等。PET还能对脑的血流和代谢等活动进行判断,对研究脑的生理和精神活动等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其绝妙之处,在于它“打开了一个揭示大脑奥秘的窗口”。因为人体不同组织的代谢状态不同,所以这些被核素标记了的物质在人体各种组织中的分布也不同。例如,在高代

8、谢的恶性肿瘤组织中分布较多,这些特点能通过图像反映出来,从而可对病变进行诊断和分析。NMR成像技术以无辐射损伤、无破坏性、无试剂侵入并能从分子水平到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