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

ID:28473604

大小:3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0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天津市高三历史八校联考试题(含答案)201-2016学年度上学期八校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1分,共计4分)1.“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3

2、.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4.“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缺少人精神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D雅典民主导致城邦衰亡.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向成法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平民争取权利

3、的斗争B.罗马帝国的分裂.法律混杂使用不便D.境内被征服民族的反抗6《大国崛起》中写道:‘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做了最为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反映了A英格兰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趋同B.君主立宪制是全体英国人的理想.洛克是“光荣革命”的实际倡导者D.启蒙思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7.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

4、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A①②③B①②④②③④D①③④8.右图的漫画发表在18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hnLee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的是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9.1904年,孙中在《中

5、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10.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在相持阶段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11当代学者朱

6、兆华认为:“(新中国)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动荡,又避免了一党专制,缺少监督导致的种种弊端。”中”这种体制内的监督”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12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

7、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的既定方针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13.二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目的”的措施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D缔结关贸总协定14“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中“其

8、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A.不结盟运动兴起B.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D.华约组织建立11917年,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化,这一年内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些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两次革命除了各自的特色外,还有其共同之处A.阶级力量对比关系B.革命的主力和斗争手段.革命所追求的目标D.革命的任务和革命动力16198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