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

ID:28478086

大小:83.2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0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_第1页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_第2页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_第3页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_第4页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空间正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作者:陈晓勤作者简介:陈晓勤(1984-),女,博士,屮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讲师。福建福州350001原文出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内容提要:城市化发展屮出现的诸多问题要求引入空间正义视角来完善城市治理。空间正义在价值层而上强调城市空间的多元性和差笄性,在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要求城市治理决策和分配机制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在城市空间利益和资源的分配结果上要求公平性。良好的城市治理法律制度是实现空间正义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的城市治理法律制度在空间正义的供

2、给上存在缺失,应当从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程序和空间矛盾协调制度上进行转变。期刊代号:D01分类名称:公共行政复印期号:2018年01期关键词:空间正义城市治理空间生产空间分配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17)10-0060-07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由于贫富分化导致的空间剥夺、居住隔离、环境风险的空间分布差异、公共空间挤压等问题也逐渐涌现。同时,当下由公共资

3、源和设施在城市居民中不合理、不公平分配而弓I发的不少社会冲突与抗争,究其本质也是源于城市居民对空间利益分配不满,要求维护自身的空间权益,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和治理的目标和价值追求,认识到空间不正义已经成为"创新和维护不平等、不公正的一部分,成为经济剥削、文化统治以及个人压迫的1盼"[1](P145)O由此,未来城市的发展与治理不能再囿于以往权力、经济、历史等分析视角,需要引入空间正义的视角探寻城市治理中的种种问题,以消除其中存在的空间不正义现象,实现城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一、空间正义:观察城

4、市治理的新视角早期的正义观念可以追溯到希腊城邦政治时期,与以城市为基础的公民权利和行为密切相关。"合格的公民参与决定如何最好地维护获得城市资源的公平性。"在此,地域在社会正义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空间正义观念的体现。而后,这些古老的以城市为基础的空间概念化的正义理念逐渐趋向一般化和国家化,被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正义理论所取代。此时,公民权的内涵不再由所属城市来确定,而是扩大到国家。正义开始与自然权利紧密联系,对空间性关注不足。[2](P71-73值到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理论上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

5、研究上的"空间转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城市危机催发的社会运动有着密切关联。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主义促生了"国家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国家通过技术控制对社会进行干预和治理,追求效率,强调科技理性。[3KP4-5)政府和规划人员、专家作为社会权威和控制的主要力量,以利润为追逐价值,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技术理性,忽视了城市空间利益的平衡。这种官僚主导的空间生产过程,使得城市居民失去对自身生活空间的掌控、邻里关系遭到破坏、对弱势群体的空间隔离出现等种种问题,导致了城市危

6、机的出现。[4]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增强,空间的交换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对使用价值的损害日益受到关注。[5](P93)由此,为空间而斗争的城市社会运动应运而生。其目标主要有三点:⑴反对以利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2)反对城市的单一化,维护和创造社区的多样化文化;⑶寻求对城市治理的参与权。[6]城市危机及其触发的社会运动弓I起了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和反思。列斐伏尔和福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要在空间思维方法和空间理论方面进行变革。在其之前与空间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基本局限于两种视角:或是从感

7、知角度用于描述地理上的存在条件和解释经验模式在地理上的关联;或是从想象角度用于阐释人对世界的主观认识。简言之,空间只是被视为物理事物存在或者经验模式演变的"容器"。然而列斐伏尔从第三个角度打开了空间社会科学研究的想象力。他将空间和人联系了起来,认为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体,人是空间生物,也是时间和社会生物。人所存在的空间大小,等于时间和社会的大小。[2](P98)"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7](P48)与其思路相似,福柯也通过观察空间、知识、权

8、力交叉所产生的"差异地点"提出了第三种观察人类空间性的方法。他指出,"空间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的基础。空间是可权力运作的基础"[8](P13-14)。在列斐伏尔和福柯的影响下,不少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打破"空间仅仅作为外部环境或容器”的观念,认识到人类空间性的所有形式和表现是由社会产生的。如曼努尔•卡斯特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反映,而是社会的表现。换言之,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9](P504)在此意义上,空间在社会理论和构建日常生活中的意义重大。由社会产生的空间,由于是通过人的行为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