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

ID:28480017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_第1页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_第2页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_第3页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_第4页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2017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总复习提纲一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

2、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7、元电荷(e):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e=16×10-198、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9、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

3、出电性。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2电流的方向:在电的外部,电流从电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3电: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4电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①有电②电路闭合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8电

4、路的基本组成:由电,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9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断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绝对不允许。10电路图:用元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必须记住各种电路元符号)11串联:把元逐个顺次连接起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12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只需一个;各个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电流路径有且只有一条。13并联:把元并列地连接起叫并联。(各条支路之间互不影响)14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开关可以不止一个;各个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

5、互不影响);电流路径不止一条。1判断串联、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①分流法:观察电路中的电流从电正极出经过用电器回到负极的过程中,是否有分支。如果电流有分支,则电路为并联;如果电流没有分支,则电路为串联。②断路法:将电路中的任意一个用电器去掉后,观察其他用电器是否能继续工作。如果其他用电器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其他用电器不能继续工作,则电路为串联。③电路工作特点法:观察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能否独立工作。如果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则电路为并联;如果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则电路为串联。方法: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如果电路中连接有

6、电压表和电流表,则先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看作断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看作纯导线,然后再判断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三、电流(I)1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3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可简要归纳成

7、:两要、两不、两看清)记住:要测量谁的电流,则电流表就与谁串联;反之,电流表与谁串联,则表示测量谁的电流。四、电压(U)1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但有电流则一定有电压。2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V),毫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在不超过电压表量程的前提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两极。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

8、压值是01V;②0~1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V。记住:要测量谁的电压,则电压表就与谁并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