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

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

ID:28480596

大小:1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_第1页
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_第2页
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_第3页
资源描述:

《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煤化工的工业的基本构架煤焦化发展现状:在煤炭化学转化技术中,焦化是发展最为成熟的煤炭化学加丁方法,其主要0的足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其它化学品等。近年来,由于缺乏监管和市场引导.造成了焦化行业旨同扩张、无序竞争的态势,W家fi2004年开始针对焦化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产能旨日扩张得到有效遏制,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丁艺得到快速推广应用,节能环保状况明显改善,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取得新突破,-•批大型焦化企业集团迅速崛起。2008年全W焦炭产量为32359万t。心全球焦炭总量的6

2、0%左右,同时机焦A*焦炭产量的比例也逐步提高,达到97.3%。2010年,W内外市场对我国焦炭的需求量达到3.7亿t左右;到2015年我罔国内及出U市场对焦炭的需求量合计将达到4亿t。存在的问题:土法炼焦和中小型焦炉工艺落后、污染严重,污染控制是当前煤焦化发展的迫切问题。大型焦炉炼焦的炉内的真实反应还不清楚,煤脱硫的成木较大,解决问题的设想:关掉小焦炉,建立大型焦炉:采用捣固炼焦技术;完善干法熄焦技术、煤气脱硫技术、煤气综合利用技术、焦化废水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煤焦汕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加强新犁焦化技术的研发;发展现代化人

3、型半焦生产工艺,开发半焦作为优质还原剂的应用领域等。煤气化发展现状:煤气化是煤化工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对投资和成木都有较大影响。我国正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等多种途径,解决煤气化技术升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來。1)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通过引进技术与生产装置的建设,我国在设计、设备制造、施工、生产操作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进口关键没备外,大部分设备均可立足国内制造。华东理工大学等申位还开发Y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水煤浆气化炉,已冇3台炉投运。西北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了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清华大学的熔渣一非熔渣气化炉在

4、气化炉增加了二级喷氧装置,可提高气化效率。这几种水煤浆气化技术都已基本成熟。2)粉煤气化技术。目前W内己引进壳牌粉煤气化炉20多台,大多数企业壳牌炉已经进入运行阶段。国内近年米也开发了一些干粉煤气化技术。典型的有华能集闭西安热工院开发的二段粉煤气化炉已在天津平能绿能TGCC项目、满洲里煤化f项目等应用。预计2011年左右可建成投产。航天石化工程公司开发的HT—L炉展干粉煤气化技术,采用单喷嘴激冷流程,简化了流程,目前已建成了年产15万t甲醇的气化炉。一些企业也引进德国米来能源公司GSP气化炉和德国科林公司加压粉煤气化炉。这两家

5、公司都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目前神平宁煤和山东兖矿已引进了这种技术,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还没宥工业化运行经验。3)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固定床加压气化炉在国内已有几十年的应用经验,近年来,随着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在W内应用逐渐增多。其中碎煤加压气化炉,在合成氨、甲醇、城市煤气、合成油等领域已有丰富的运行经验,采用液态排渣的BGL气化炉也在云南解化完成了工业化示范。4)熔聚气化技术。灰熔聚气化炉在陕西城固化肥厂工业化装置投产盾,2003年天津碱厂合成氨汕改煤项目、山西丰喜集团、以及山西晋城煤制汕工业化实验装置,均采用灰熔聚气化

6、炉。煤液化发展现状:煤炭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其产品以汽油、柴油、航煤以及石脑油、烯烃等为主,产品市场潸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屮W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句。我W煤炭液化技术和工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采用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两条途径推动发展速度。近年来,两种技术在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工程示范方面均得到发展。中岡神华煤炭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30日开始投煤试车,生产出合格的也脑油和柴油等目标产品,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W家。在煤炭间接液化方面,自主开发的技

7、术己入产业化阶段,□前有三个采用山四煤化所技术的工业化试验项目,包括内蒙伊泰集团16万t/a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山两潞安16万t/a问接液化煤制油项目,以及神华鄂尔多斯18万t/a问接液化煤制油项□等,□前都处于建设调试过程屮。兖矿集团旮限公司采用自己研发力茸开发低温法和高温法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低温法技术己建成5000t级实验装置,并打通流程,高温法万吨级实验装置正在建设之中。甲醇合成发展现状:我W有成熟的甲醇合成技术,虽然在大型化方面业绩和对较少,但国产化大型甲醇合成技术成熟可靠,己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甲醇的国N需求增长存在

8、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甲醇制烯烃受油价影响较大,甲醇燃料、二甲醚的市场受岡家政策影响较大。2008年底,我鬧甲醇生产能力已达到2040万t/a,产量为1126.3万t。合成氨发展现状:目前新建或改造的合成氨生产能力以15—30万t/a的规模较多。2008年我国氮肥总产量43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