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

ID:28498265

大小:330.7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2-10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_第1页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_第2页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_第3页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_第4页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831-2017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TechnicalGuidelineforDerivingWaterQualityCriteriafortheProtectionofFreshwaterAquaticOrganisms2017-05-11发布2017-09-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水质基准的制定程序25水质基准污染物质的确定36毒性数据收集和筛选37物种筛选58水质基准的推导69水质基准的审核810基准的应用8附录A(规范性附录)时间加权平均值

2、的算法10附录B(资料性附录)国际通用毒性测试淡水水生生物名11附录C(资料性附录)中国本土敏感淡水水生生物推荐名录(2016年)12附录D(规范性附录)SSD模型与拟合优度评价准则16附录E(资料性附录)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技术报告编制大纲19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学、规范地制定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程序、方法与技术要求。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为指

3、导性标准。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年月日批准。本标准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ii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制定。本标准不适用于内分泌干扰物及高富集性有机物等物质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4、于本标准。GB/T13266水质物质对蚤类(大型蚤)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13267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方法GB/T21766化学品生殖/发育毒性筛选试验方法GB/T21805化学品藻类生长抑制试验GB/T21806化学品鱼类幼体生长试验GB/T21830化学品藻类急性活动抑制试验GB/T21854化学品鱼类早期生活阶段毒性试验GB/T29763化学品稀有鮈鲫急性毒性试验GB/T29764化学品青鳉鱼早期生命阶段毒性试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水质基准waterqualitycriteria水环境中的污染物

5、质或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和水生态系统不产生有害效应的最大剂量或水平。3.2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freshwaterqualitycriteriafortheprotectionofaquaticorganisms能够保护淡水水生生物及其生态功能的水质基准,包括短期水质基准和长期水质基准。3.3短期水质基准short-termwaterqualitycriteria9短期暴露(暴露时间小于等于4天)下能够保护淡水水生生物及其生态功能的水质基准。1.1长期水质基准long-termwaterqualitycriteria长期暴露(暴露时间大于等于21天)

6、下能够保护淡水水生生物及其生态功能的水质基准。1.2中国本土物种Chinesenativespecies不受人类干扰,完全靠自然因素栖息在中国或中国某一特定区域的生物类群。1.3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sensitivitydistribution,SSD描述不同物种对环境因子敏感性相互关系的数据分布,本标准采用环境因子的效应浓度与受影响物种累积概率之间的关系曲线来表示。1.45物种危害浓度hazardousconcentrationfor5%ofspecies,HC5受影响物种的累积概率达到5%时的污染物质浓度,或95%的物种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7、的污染物质浓度。1.5评价因子assessmentfactor,AF从HC5外推来获得水质基准所需的调整数值。1.6急慢性比acute-chronicratio,ACR污染物质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数值的比值。1.7半数致死浓度50%oflethalconcentration,LC50引起一组受试实验生物半数死亡的浓度。1.8半数效应浓度50%ofeffectiveconcentration,EC50引起一组受试实验生物半数出现某种生物效应的浓度。1.9无观察效应浓度noobservedeffectconcentration,NOEC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

8、,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污染物质不引起生物任何有害作用的最高浓度。1.10最低观察效应浓度lowestobserve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