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

ID:28505349

大小:2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_第1页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_第2页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_第3页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_第4页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下册文言文复习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伤仲永》  1.明确出处:《临川先生文集》  2.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临川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  3.理解内容:课文告诉我们后天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4.积累词句  A.字音:环谒yè  泯然mǐn  不能称前时之闻chèn  B.词义: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2)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

2、合意为“自从”,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如“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如“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3)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如“并自为其名”;b从,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如“余闻之也久”;b名声,如“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如“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如“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如“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如“并自为其名”;b动词

3、,说出,如“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如“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如“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如“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如“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如“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如“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如“卒之为众人”  ⑾夫:a指示代词,那些,如“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如“夫起大呼”  (4)词语

4、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认为……有利可图)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  (5)重点词语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

5、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译文: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  a不使学。(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译文: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译文: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省略主语“我”)译文:(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之”后省略“于”)译文: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6、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木兰诗》  1.明确出处:又叫《木

7、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理解内容: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8、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  3.积累词句  A.字音:机杼zhù  鞍鞯ānjiān  辔头pèi  鸣溅溅jiān  朔气shuò  金柝tuò  阿姊zǐ  霍霍huò  可汗kèhán  云鬓bìn  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