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

ID:28505592

大小:4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0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_第1页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_第2页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_第3页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_第4页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一政治课改之后的随感            ————心理品质教育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初一思想政治新课程由过去侧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转变为侧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修养和健康人格的教育,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它必将在促进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起到其它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就初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了如下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炼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

2、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面对这样的变革,我们初中政治教师在心理上缺乏充分准备,在知识储备上还比较欠缺,在教育方法上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那样的畏难情绪和困惑。如初一思想政治课内容为什么要进行这么重大的变革?心理品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怎么教?如何才能教好?为此,结合初一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学习,就心理品质教育的紧迫性和责任感,谈几点自己的随想。  

3、一、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既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祖国与时代的需要。           1、进行心理教育,是由初一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的。从人的一生来看,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普遍都在13岁左右),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人的一生中最关键、最具特色而可塑性又最强的时期。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生理成熟提前,但心理发展却严重滞后,因此在他们的智力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上出现畸形现象,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体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矛盾。而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一般都

4、比较关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健康成长情况,如开设生物课中的生理教育、生理知识专题讲座等,但却忽略了相应的心理教育,使生理和心理教育在他们身上没有达到和谐的统一。初一学生随着年龄、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自我独立意识愈来愈强烈,他们刚刚开始形成的理性世界急需要有良好心理品质来支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谈情说爱"的学生,这大可不必惊诧,这一现象是由该年龄段学生的正常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的,如同人渴了自然要喝水一样,关键是如何正确的引导,谨防他们走上歧途。因此,思想政治课引入心理品质教育,是初

5、一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内在客观需要。          2、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需要。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残疾,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健康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机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而心理健康往往影响机体健康,同时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表现方式。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51%,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随机抽取的3万多名学生的检测

6、报告中,发现有32%的人具有心理异常现象,中学生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7%。目前学生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青少年在成长中面临的心理偏差问题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私、偏执、心胸狭窄、孤僻懦弱、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等心理障碍,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获得全面发展的需要。          3、进行心理品质教育,

7、是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兴起,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础又在于教育。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强的劳动后备力量,已成为我们学校教育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更加严峻而又残酷的挑战,失业下岗、竞争淘汰等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和挫折感往往困扰着每个人,许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呈下滑态势,患有心理疾病的

8、人口比例急剧上升。这种消极心理状态也必将影响到青少年学生,他们处于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再加上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心理教育认识不足,轻视心理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只重知识技能传授,忽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造成学生素质的畸形发展。这就更需要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应从战略的高度,把中学生心理教育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现在的初中学生是新世纪的新一代,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只有养成了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