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

ID:28514242

大小:68.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_第1页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_第2页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_第3页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_第4页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高中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探讨【摘要】当今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将造成不容忽视的恶劣后果。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近些年,由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造成大面积道德滑坡的现象。令人忧心的是,在人们认为最安全最纯净的校园,莘莘学子们的感恩意识也在逐渐流失,甚至缺失,老师们已有切肤之痛。一个不懂爱、不懂感恩的学生,知识对他是没用的,甚至是为虎作伥的,因为他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更不可能会设法运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去造福社会。一、学生缺少感恩心的现状

2、  作为一名高中的教师,身边的所见所闻让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坐在办公室里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老师们都深有同感。感慨今天的孩子变得太冷漠,不懂感恩。课堂上老师一次口误,会被他们当做备课不认真的证据;老师写错一个字,会成为他们嘲笑的把柄;老师对作业批改的简练,他们认为是你没用心看他的作业;老师给他标出的错字病句,他甚至看都不看,更别说改正了。考试考砸了,检讨原因时,他会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是老师没讲到重点;获得成绩时,他会觉得老师沾了他的光。经常看到连堂课的老师中间连水也不能喝一口,因为下课十分钟学生不让老师从讲台上下来,

3、一直问问题。而路上遇见老师,一些学生就故作若有所思状,视而不见的走过。这不是一部分老师的感慨,而成了老师们心中共同的痛。二、学生缺少感恩心的原因  首先,家庭感恩教育缺失。儿童教育家尹健莉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是如今在很多家庭里,父母并没有成为孩子的第一导师。不少家庭要么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把分数、升学、上重点学校看得至高无上,严重忽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要么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有本事挣钱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孩子耳濡目染久了,自然觉得无需尊重“穷教师”。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

4、谈不上感恩。  其次,社会感恩教育缺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影视、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功利氛围浓厚,造成人们势利的不良风气,都对孩子们产生着负面影响。南京彭宇案的判决结果更混淆了孩子们对感恩的意识。再次,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只能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学生的学习上,抓成绩,重成果,无暇他顾。而且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落实时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学生对老师们可以随时投诉,品头论足,造成他们不尊师不感恩的心理。四、学生缺少感恩心的

5、补救措施  学生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学生们,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只有社会的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担负一定的责任。习惯让孩子干一些家务,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从而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对父母产生尊敬、爱戴和感激之情。让孩子体会到父母

6、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让孩子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我在家访和家长会上特别加入了加强孩子们“感恩教育”的内容,父母如果以民主、理性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会变得富有爱心、开朗活泼、健康乐观。给孩子安排家庭任务,让他们体会生活的辛苦。不要让孩子觉得,所有的人为他服务,都是理所当然的。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二)学校和老师要清楚基础教育固然重要,道德教育更不能松懈。  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位合格的班主任,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学生加以关心和引导,但这并不表示班主任在生活中担当“保姆”角色。不能因

7、为顾及学生在民意测评里自己的评价,而宠着学生,处处由着学生的性子来。班主任要学会“偷懒”,平时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锻炼学生做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学生完成得出色时,班主任要及时鼓励,予以肯定。让学生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从中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老师的苦心。      2.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爱的传递永远不可能靠说教来实现,榜样的表率作用是最奏效的。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

8、。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随时随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