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

ID:28516867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青岛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病毒》、《细菌》、《馒头发霉了》和《食用菌》四篇课文。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三节课是并列关系,每一节课都探究一类生物体。《病毒》着重通过搜集和整理有关病毒的资料使学生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细菌》借助显微镜的观察认识细菌,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馒头发霉了》通过对物质发霉条件的探究认识真菌,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结合以前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多彩的生命世界由五大类组成,分别是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食用菌》着重对所

2、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帮助学生识别真菌中的食用菌,以拓展他们的视野。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3、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4、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5、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6、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7、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8、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9、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3、能够用图表现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

3、微生物。4、能够通过显微镜自己研究牙缝里的微生物。5、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6、能够设计控制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7、能够用图和文字表达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8、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9、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3、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4、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5、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6、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7、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三、单元课

4、时分配:1、病毒1课时2、细菌1课时83、馒头发霉了1课时4、食用菌1课时第一课病毒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2、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种类。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

5、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二)、新授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5.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6.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7.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8.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

6、请回去以后在网上或查资料自主学习。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3、课后作业:8(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板书设计:1、病毒病毒的危害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的利用极其微小二、病毒的特征寄生在活细胞内能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动物病毒三、病毒的种类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能积极地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

7、与活动;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第二课细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2、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3、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观点。2、关心生活中的科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科学知识: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