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

ID:28519194

大小:105.4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_第1页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_第2页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摘要:《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对部分检验项H描述简短,导致部分检验人W对其不理解或者理解出现偏差。本文对电梯对i缓冲器的标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希単可以提高大家对这一检验项目的理解。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顶部空间1•引言《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以来,部分检验人员对其部分检验项目规定的理解岀现了偏差。检验项目3.16缓冲器的第五项如此描述: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吋,对重装置撞板与其

2、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应该是一个范围,用W道横线进行标识。2.具体分析对重撞扳标识线2K3iH2kiH3ir标识线1h2缓冲器端面线hl完全压缩端面线图1电梯结构图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与上极限开关的位置和轿厢的顶部空间有关。这两个检验项目的相应要求如下:(-)极限开关井道上下两端应当装设极限开关,该开关在轿厢或者对重(如有)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在电梯中,极限开关分为上极限开关和下极限开关。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上极限幵关不起作用,只有电梯继续上升,上极限开关才能动作,上极限开关动作后,电梯

3、停止运行,此时的轿厢地坎高于层门地坎,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距离我们称为上极限距离hl。根据检验规则的要求,对重撞板与对重缓冲器端面线之间的距离(简称对重缓冲距)h2必须大于上极限距离hl,才能满足上极限开关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川,因此,图1中的标识线1就是对重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标识的一道横线。(二)轿厢顶部空间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b.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

4、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2(m);由上述要求可知,对重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电梯轿厢的顶部空间也必须满足要求,因此,轿厢从撞到上极限开关的位置还可以继续向上运动,对重继续向下运动,直到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这是否意味着图1中缓冲器完全压缩端面线就是对重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标识的另一道横线那?答案是错误的,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图1中的标识线1是对重的最低标识线。从轿厢顶部空间的要求可知,除了满足的顶部空间要求外,轿厢从顶层端站可以向上运行一

5、段距离h3,对重可以叫下运行同样的距离h3,此时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如图1所示,从对重的完全压缩端面线向上距离h3的标识线2才是对重最大允许垂直距离标识另外的一道横线。在电梯监督检验的过程中,按照重要项目对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进行检验,其目的是在定期检验中,方便检验人员來判断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要求。在定期检验屮,只要对重撞板位于标识线1和标识线2之间时,就可以判断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满足要求。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曳引钢丝绳会伸长。新装电梯在使用的前几年伸长的量比较大,以后伸长的量比较小。当曳引钢丝绳伸长导致对重撞板超出

6、标识线1,就要对曳引钢丝绳进行截短,截短之后,对重撞板位于标识线1和标识线2之间时,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就满足要求。因此,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对电梯维保公司截短曳引钢丝绳也提供了帮助。2.总结检验人员正确理解《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T7001-2009中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标识,付以提高电梯检验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保证电梯顶部空间和上极限距离与对重缓冲距之间的关系满足要求,防止发生意外人身伤亡事故。参考文献[1]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12J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

7、装安全规范》[3]泰平彦李宁主编《电梯检验员手册》北京:中国标准iH版社,2009[4]朱昌明孙立新张晓峰冯宏景刘锡奎编著《EN81-L199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解读》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