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ID:28521108

大小:1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周周练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周练(第十单元)一、我会选(每题5分,共50分)1.(郴州中考)一些食物的pH近似值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3.5~4.52.9~3.36.3~6.67.6~8.0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2.(广东中考)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3.(广州中考)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的pH可能是()A.5B.9C.12D.134.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下列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A.先用pH试纸直接蘸取待测溶液B.先用水润湿pH

2、试纸再测定溶液的酸碱度C.用pH试纸测得石灰水的pH=5D.用pH试纸测得盐酸的pH=15.(十堰中考)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升高,该物质是()A.锌粒B.冰块C.铜块D.氯化钠6.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7.(来宾中考)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甲、乙、丙B.

3、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8.待沸水液面平静后,取约三分之一试管的水,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取一小块金属钠小心放入试管中,可以观察到金属钠熔化,水重新沸腾起来,金属钠消失后水迅速变成均匀的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红色均匀,说明溶液是均一的体系C.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溶液显酸性D.金属钠的熔点低于100℃9.(广安中考)某小组同学在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溶液的pH值变化如图所示,结合坐标图分析,该小组的同学分析合理的是()A.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B.在“P”点表示恰

4、好完全反应C.将任意一种酸、碱溶液加水稀释,其pH值变化也符合本坐标图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0.(随州中考)大数据处理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二、我会填(共16分)11.(8分)(玉林中考)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请从①活性炭;②熟石灰;③二氧化硫;④氢氧化钠;⑤氧气这些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1)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2)医疗上用

5、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________;(3)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________;(4)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12.(8分)(宜宾中考)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溶液的酸碱性n(H+)>n(OH-)酸性n(H+)=n(OH-)中性n(H+)<n(OH-)碱性据此分析:(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________n(OH-)。(填“>”“=”或“<”,下同)

6、(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该溶液中n(H+)________n(OH-)。(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________n(OH-)。三、我会探究(共24分)13.(12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

7、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③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