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

ID:28528984

大小:5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0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_第1页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_第2页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_第3页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_第4页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建构王浩斌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它不仅凸显了和谐社会的理论主题,而且为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生态文明视阈中的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的理想社会形式,是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是一个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科技理性主义”价值观、有效规避“有组织风险”、实现以生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式。理性地分析生态文明视阈中和谐社会建构的必要性、内涵及原则等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

2、意义。  生态文明源于现代工业文明对绿色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对回归自然的爱慕与向往,它是“现代性危机”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在“类同一性”原则支配下对自身行为反思的必然结果,是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  首先,生态文明为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由混沌型的原始文明——经验型的农业文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转变,与此相适应,社会形式也经历了由神化自然观占统治地位的原始社会——有机论自然观占统治地位的农业社会——....征服论自然观占统治地位的工业社会的历史变迁。一般而言,特定历史时期

3、的人类文明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式,文明的进化与变迁都是后一种文明对前一种文明的扬弃。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是这样,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也是这样。工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实质上就是科技文明。在工业文明或科技文明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是以机械的征服论自然观为出发点、以科技理性主义为特征、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观。征服论自然观肯定了人类在自然界中支配的地位,弘扬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但是,征服论自然观引导下的人类行为也严重破坏了人与

4、自然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引发了生态危机;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和异化,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生态危机”与“道德危机”等在学术界称之为“现代性危机”。“现代性危机”表明,“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然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1。而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形式就是和谐社会,我们只有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才能真正实现对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其次,生态文明凸显了和谐社会建构的理论主题。生态文明的形成最初源于工业文明对人与自

5、然和谐关系的破坏,但它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绝非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以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多个领域....,而这构成了和谐社会建构的理论主题。其一,生态文明首先内蕴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本身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扬弃与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疑是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是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目标。其二,生态文明也蕴涵着人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的关键是

6、人的问题。许多看起来不属于人的问题像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反常、动植物灭绝等,实际上也是因人的不良行为而引起的,而实现全人类、各民族、各阶层以及社会个体之间的和谐与发展也无疑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三,生态文明还内蕴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就是在批判经济与社会严重不协调发展的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文明形态,本身内蕴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祈向,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之间的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体现了生态文明形态的本质特征和要求,

7、揭示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演进方向,同时也凸显了和谐社会建构的理论主题。  最后,生态文明为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生态文明批判了“主客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化自然与自然化人、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有机统一,这为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多元化的方法论指导。其二,生态文明批判了工业文明过分理性主义的价值取向,批判了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的

8、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individualism),强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统一,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制度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为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指导。其三,生态文明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具备了全球意识,即站在整个人类(类同一性)、整个世界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认为人类工业文明导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