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违法与犯罪

浅论违法与犯罪

ID:28532326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1

浅论违法与犯罪_第1页
浅论违法与犯罪_第2页
浅论违法与犯罪_第3页
浅论违法与犯罪_第4页
浅论违法与犯罪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违法与犯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违法与犯罪【内容摘要】违法、犯罪、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这是法律常识的问题。目前仍有不少国人不明嘹因而违了法不知是违法,犯罪了也不知道是犯罪。这说明对违法与犯罪这样的法律常识问题有必要作些探讨。本文介绍了违法与犯罪的含义和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对待违法和犯罪的问题。【关键词】违法犯罪区别预防违法与犯罪的法律常识问题,恐怕还有相当一部分国人不知道,于是违法了还不知道违法,犯了罪也不知道犯罪。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吧违法和犯罪划等号,以为违法即是犯罪,犯罪也即是违法。因此,对于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如何,应如何对待违法与犯

2、罪这一问题,就很有议论一番的必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对提高国人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观念是有帮助的。笔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违法与犯罪这个论题。一、违法与犯罪概述(一)违法的概念及要素违法,也叫违法行为,是指公民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违法具有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一,必须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而不只是思想活动。比如:李某存在盗窃黄某的摩托车的意图,但并未实施盗窃,因而还不能认为李某违法。只有当李某把盗窃黄某的摩托车的意图付诸行动,实施了对黄某摩托车的盗窃,这才构成李某违法。....其二,必须是侵犯了受法律保护的国家

3、、集体或个人的权利。比如:对于贪污犯、盗窃犯的赃款、赃物的没收;把犯罪分子或因犯罪逃亡的分子缉拿归案,这不是违法。其三,必须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主观上若无过错,如属意外事件,就不构成违法,比如:汽车司机张某因紧急避险,把刘某在公路旁的一头牛撞死了。张某并不构成违法。其四,行为的实施者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有责任能力的人,婴幼儿和精神病人不构成违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构成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则》第十二、十三条。。(二)犯罪的概念及特征什么是犯罪,根据我国

4、《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行为,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法律法规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4—6页。。”从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可以看出,犯罪这种行为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5、。”“....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没有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的,国家也没有必要规定为犯罪,用刑罚加以制裁。因此,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北京英华法律培训学校组编:《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14页。。”二是刑事违法性。犯罪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没有触犯刑法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只有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才构成犯罪。比如,殴打比人致人轻微损伤,只造成别人皮肉之苦,就不能定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而予以刑罚,只作为触犯民法追究民事责任。三是应受刑罚惩罚性。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

6、法律后果。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等。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如果是国家公职人员,还要受到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公职等。而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则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因此,应受刑罚惩罚也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上述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结合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属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刑罚惩罚性的基础。社会危害性尚未达到违反刑法,应受刑罚惩罚的程度,就不构成犯罪。因此,这三个基本特征是构成犯罪所不可缺的,是任何

7、犯罪都必须具备的。二、违法与犯罪的联系与区别违法与犯罪,既有必然的联系,也有本质的区别。(一)违法与犯罪的基础1、违法是犯罪的基础。....违法时犯罪的基础。打比方说,一座楼房,它必然有基础,没有基础不能建起大夏。但基础还不等于楼房,只建起基础,当然就不能说是楼房。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就好比是楼房的基础与楼房的关系一样;楼房的基础可以不是楼房,楼房则不能离开楼房的基础;违法可以离开犯罪(即不是犯罪),而犯罪则不能离开违法(即犯罪必然违法)。由此可见,违法时犯罪的基础。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了偷金”。如果说:“偷针”是违法行为的话,“偷金”则是

8、犯罪的行为。如果小时候的“偷针”违法行为得不到教育纠正,打下了不良的基础,发展下去,长大了就会走上“偷金”的犯罪道路2、犯法是犯罪的前提。我这里说的违反是犯罪的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