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

ID:28536859

大小:149.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_第1页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_第2页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_第3页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_第4页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断肠草与鹤顶红,谁才是古代毒药之王?本文来源于果壳网 2013年09月18日19:22马钱子中的士的宁(strychnine)以及马钱子碱(brucine)是极强的中枢兴奋剂,大剂量摄入会引起强烈的脊髓冲动。中毒后人体会出现全身强直性痉挛,还会有双目凝视、牙关紧闭等症状,面部带着一种诡异的狞笑——直至死亡  【馒头老妖/文】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赐自尽”还是“毒杀亲夫”,从来就不缺和毒药有关的传说,再加上武侠小说的渲染,我们的生活里仿佛剧毒横行,只要把那无色无味无影无踪的毒药朝别人杯中轻轻一弹,一切搞定……  不过,那些传说

2、中的毒药也分两种: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其中靠谱毒药多由天然植物或矿物所制。前段时间,一位广东省人大代表在吃猫肉火锅时被镇干部使用“断肠草”毒杀身亡,让断肠草这种武侠的最爱真实走入了现代人的视线。断肠草,在靠谱毒药榜上当然要名列前茅。  断肠草,不断肠  断肠草,实际上是一组植物的统称,其中最有名的应属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GelsemiumelegangBenth)。钩吻全株植物都有毒,特别是嫩芽、嫩叶,只需吃几个(片)就足以致死。不过这断肠草并非真的会绞断你的肠子,其中所含的钩吻素会抑制受害者的神经中枢,令中毒者四肢无力、语言含

3、糊、视野重影、上吐下泻、腹疼难忍,最终在中毒4-7小时后死于呼吸麻痹。最可怕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中毒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甚至在呼吸停止后,心跳都还能持续一小段时间。战国时韩非子据说就是服钩吻自尽,估计死状极惨。(详见断肠草投毒案:能断肠的夺命药?)断肠草的一种:钩吻。(图:生物谷)  在怀疑钩吻中毒的案件中,可以从受害者的胃内容物、呕吐物、现场可疑物等处取材,并对其中的生物碱进行检验,以确定中毒原因。  虽然断肠草在江湖上十分知名,但要说它是古代靠谱毒药榜首的话,砒霜肯定不干。砒霜学名三氧化二砷(As2O3),白色无味,仅需

4、口服60-200毫克即可致死。在古代,它廉价易得,急性中毒后又没法抢救,因而被广泛使用,可以说是跨越了阶层、地域与时空的“经典毒药”。  《水浒》中的武大郎、现实中的光绪皇帝都死于砒霜。更重要的是,古代对它并无有效的检测方法,所谓“银针试毒”并不可靠;直到1806年,才由德国科学家瓦伦丁•罗丝(ValentinRose)实现了对人体组织中的砒霜的检测。此外,砒霜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好,反而会沉积下来,因此用它在酒水中下毒是有难度的,估计古代多是混在饭菜等半固体食物中下毒。马钱子。(图:Wikipedia)  南唐后主李煜,因首《虞

5、美人》被赐死,而所用毒物“牵机药”也令他死后身体严重变形:“前头足相就,如牵机状”(王铚《默记》),从症状看,这“牵机药”很可能就是马钱子。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是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ux-vomicaL.),或云南马钱(StrychnospierrianaA.W.ill)的种子。它的毒性也很剧烈,致死量只需约10克(2钱)。马钱子中的士的宁(strychnine)以及马钱子碱(brucine)是极强的中枢兴奋剂,大剂量摄入会引起强烈的脊髓冲动。中毒后人体会出现全身强直性痉挛,还会有双目凝视、牙关紧闭等症状,面部带

6、着一种诡异的狞笑——直至死亡。  除上述几种外,毛茛科乌头属的植物,以及鸦片(即阿片,Opium)都曾作为毒药出现在历史中。例如,甲午战争中的丁汝昌提督、围剿太平军失利的钦差大臣和春,都是用“烧酒吞阿片”的方式自戕殉国的。  那些不存在的神奇毒药  断肠草与砒霜虽狠,但并非小说中的最强毒药。要说杀人于无形中的两大剧毒,非鹤顶红与鸩鸟的羽毛莫属。不过,这些所谓的“毒药”却并非像它们传说的那样致命。  在古代人朴素的世界观中,艳丽的东西都不太安全,而丹顶鹤头上那一抹鲜红,很可能成为了人们恐惧的根源。实际上,成年的丹顶鹤在体内激素的

7、作用下成了“秃顶”,头顶的鲜红不过是皮肤的特殊颜色而已,类似于公鸡的鸡冠,并无特殊的毒性。  那么,这种传说又从何而来呢?一种解释是,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有种独特的“避讳”现象,将一些不好的词汇替代为较委婉的说法,比如把“去世”说成“驾鹤西归”,把“厕所”称为“五谷轮回之所”。而“鹤顶红”很可能就是红信石的代称,这是一味中药,是由砷华、雄黄、毒砂等含砷矿物煅烧加工得到的含有砒霜的混合物,因为含有硫的杂质而呈红色,俗称“红砒”,其毒性要比纯净的砒霜小,更不可能有“鹤顶红”那么神奇的效毒性。  成语“饮鸩止渴”指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

8、的办法解决问题。而这鸩酒,则是用一种叫做“鸩”的鸟的羽毛,在杯口轻轻拂一下,酒的色香味丝毫未变,喝下去的人却从此一醉不醒。这听起来十分神奇,但实际上“鸩”仅仅存在于上古传说中:“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之头”(《山海经》),也就是说这种大鸟以捕食毒蛇为生,周身羽毛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