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

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

ID:28537217

大小:946.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0

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_第1页
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_第2页
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轨道交通交汇点使形成大商圈的“黄金原点”一、轨道交通的交汇点往往形成大型商圈的原因:1、作为大容量、大众化的快速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轨道交通往往可以为沿线站点带来密集的人流往来。2、与商业网点联系紧密,形成互动关系,促进人群消费需求的实现。3、密集的人流往来吸引更多商户入驻,丰厚了区域的商业规模及商业业态。4、四通八达的轨道线网极大限度的吸纳城市人流,实现区域人流交换,消费需求源源不断。5、轨道交通客群特点决定其消费需求属于大众需求,具备形成规模消费商圈的基础。6、轨道交通交汇处由于交通方便快捷,促使房地产开发力度加大,形成规模居住区域,常住人口增多,为商圈

2、的形成奠定了消费基础。7、促进商务往来,形成新兴商务消费需求,进而促进商业发展。二、北京轨道交通与商业中心发展分析北京现有运营轨道交通线路4条,分别为1.2.13号和八通线路。4号、5号线路正在建设当中,另有几条线路尚在规划当中。从现有运营及在建线路来看,交汇点共有8个,均为两交点,尚无三交点。点边形成的商圈有复兴门商圈、崇文门商圈、建国门商圈、东直门商圈、西直门商圈、立水桥商圈、西单商圈及东单商圈,三元桥商圈、商圈规模有大有小,并逐渐在成熟中发展出独有的特性,差异化日益明显。北京传统的商业格局分布一直以来围绕在环路周围,如王府井、西单、前门等传统商圈。既

3、带来了交通压力,又不利于商业的持续发展,更不利于新兴商圈的形成。轨道交通的出现,逐渐打破了此种格局,形成新兴生活区域,新兴商圈呈“涟漪”状不断涌现,如三元桥商圈、复兴门商圈、崇文门商圈、立水桥商圈等。可以说,北京商业重心外移及新兴商圈的出现,与轨道交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同样,大型企业总部办公的选址也往往选择轨道交通交汇处,目的如下:l轨道交通的方便快捷,四通八达,方便企业商务往来。l降低时间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及效益,降低企业购买及运作成本。l区域成长性可以预见。l方便企业员工到达的同时也便于商务客户的辨认到达。l轨道交通交汇处商业商务配套密集,商务办

4、公消费需求可以充分实现。l轨道交通交汇区域价值及发展潜力巨大,对购买办公物业的大型企业来讲,可以增加附加值,使自身资产增值,而优良的物业及便利的交通可以更好的为企业融资提供物质担保。l拥有交汇处商圈所附带的无形资产价值,为企业形象加分。如北京的建国门-国贸商圈,为1号线和2号线的交汇处,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吸引众多国内外顶级大型企业入驻办公,形成了浓厚的商务氛围和不可替代的商务地位。可见,发达、便捷、快速、安全的轨道线网系统对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重点商圈分析三元桥商圈坐拥燕莎商圈、第三使馆区,三元桥区域素

5、有“国门”之称。地处东北三环,西拥东直门商圈,北接亚奥、中关村,东临丽都、燕莎,南临国贸商圈,可谓占尽地利天时。交通枢纽的连接效应使三元桥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边商务外交形态,强大的连接和辐射核心性使其整合联动了周边几大商圈及使馆区的发展,一些外企驻京总部、驻京办、500强亚洲总部、中国总部等纷纷落足,未来三元桥不仅是代表中国经济的窗口,更是以中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的商务港。三元桥区域是地铁10号线的换乘口及航空快速路的唯一经停站,10号线和机场高速轨道建成后,三元桥的国门地位更无人可及,商业及商务战略地位优势更加明显,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崇文门商圈崇文门

6、商圈地处地处城市中心区内、地铁5号线及2号线交汇处,西北临西单王府井商圈,东北紧邻建国门商圈,上世纪90年代初,崇文商圈开始发展,随着新世界中心等商业的进入,区域发展加快。加上区域改造和几年的市场培育,区域的品质明显提升。商业改造促使消费人群发生了一些转变,不但带来了区域新的生机活力,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特点。据相关统计,2004年崇文门商圈娱乐休闲类业态和餐饮的面积已达10%和15%,现如今的崇文门商业已向休闲、娱乐方向发展。双轨的交汇、紧邻王府井西单等商圈为崇文门带来大量人流,随着崇文门区域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商业规模及业态更加丰富多元,吸纳了更多潮流因

7、素,其商圈特征的日益凸显,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同时,拥有双轨交汇的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高档居住区,常住人口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也是其持续发展且前景看好的关键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