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

ID:28537259

大小:8.90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2-10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_第1页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_第2页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_第3页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_第4页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该系统能在一定时间内通过DS18B20测量多达6561个点的温度,并能将温度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上。其中从机能将温度数据通过DF无线模块和PT2262/2272芯片用无线方式发送给主机,实现温度的无线采集。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实际应用中测量范围可达-10℃~50℃,精度可达0.1℃。通过LED四位数码管显示温度,无线传输模块选用DF模块以及配套芯片PT2262/2272,可在10m范围内进行传输。用KEIL软件编写程序并最终通过AT89S52单片机作

2、为控制核心使整个系统顺利运行。关键词:多点温度采集;无线传输;DF模块;DS18B20;III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designandproductionofakindofmulti-pointwirelesstemperaturegatheringsystem.Thissystemcanmeasuretemperatureof6561pointsinacertainperiodviaDS18B20,andcandisplaytemperaturedataintheLEDd

3、igitaldisplaytube.TemperaturedatacanbesentfromclienttohostthroughwirelessmeanssuchasDFmoduleandPT2262/2272.DS18B20isusedastemperaturesensor.Itcanmeasuretemperaturerangefrom-10℃to50℃andprecisioncanreach0.1℃.TemperaturedisplayedbyLEDfourdigitalpipe,usingDFmodu

4、leandPT2262/2272torealize10mwirelesstransmission,writingprogramsbyKEILsoftware,andrunningsystemsmoothlybyAT89S52.Keyword:temperaturegathering;wireless;DFmodule;DS18B20;III目录1绪论11.1温度测量背景及意义11.2无线通信技术概述11.3短距离无线通信特征21.4课题主要工作31.5本章小结32系统相关技术介绍42.1DS18B20简介42.

5、1.1DS18B20主要特性42.2DS18B20内部结构42.2.1DS18B20工作原理52.2.2高速缓存存储器82.3DF无线传输模块介绍102.4AT89S52单片机简单介绍122.4.1内部结构122.4.2AT89S52单片机引脚功能描述132.5本章小结153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163.1系统硬件设计163.1.1主机设计173.1.2从机设计173.2系统软件设计183.3本章小结204系统测试与分析214.1无线传输距离与延迟测试与分析214.2温度采集测试与分析214.3多点采集测试与分析2

6、1III5成果及展望225.1取得的成果225.2工作展望22参考文献23致谢24附录25附录一:实物图25附录二:源程序26III多点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1绪论1.1温度测量背景及意义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在冶金、食品加工、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都要求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日常生活中,电烤箱、微波炉、电热水器、烘干箱等电器也需要进行温度检测与控制。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生活与环境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

7、度,在工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1.2无线通信技术概述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CommunicationSystem)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由发送设备、接收设备、无线信道三部分组成,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在移动中实现的无线通信又被称移动通信,该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起代表是美国

8、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向公用移动网过度,接续方式为人工,网容量较小。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使用150MHz和450MHz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