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

ID:28557722

大小:26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1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_第1页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_第2页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_第3页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_第4页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源集团(湖北楚源集团)发展历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楚源集团发展历程  湖北,乃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远古的楚地先人在蛮山荒水之上,瘴林雾泽之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绮丽的荆楚文明,与黄河文明交相辉映,共同织就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星空。发轫于楚文化腹地、中国麋鹿之乡、鄂南明珠石首市的草根企业——楚源集团,以楚人的传统风骨砥砺自己,秉承“团结、诚信、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高举科学发展的大旗,用30年时间,从一个村办小厂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展示了现代楚人勇闯天下、搏击四海的开阔胸襟和迷人风采!敏锐开拓谱写创业传奇  1982年12月26日,世纪伟人毛泽东诞生89周年的日子,楚源集团的前身——石首县化工二厂在石首县绣林镇红星大

2、队五间废弃的队屋悄然挂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20多个农民用他们的创业激情开始勾画致富的梦想和蓝图。  五口大缸、五台机煤炉子,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产品也微不足道,是几分钱一个的为农药塑料瓶盖配套的的化学胶帽(火棉胶)。因为产品档次低,销路窄,企业不久就陷入困境。困则思变,1983年11月,石首县绣林镇政府一纸调令,将时年36岁、素有能人之称的杨志成调到化工二厂任厂长。董事长杨志成与外商洽谈  杨志成最大的优点就是嗅觉敏锐,勇于开拓。当时市场刚刚开放,遍地机遇,杨志成发现生产化学胶帽的工业乙醚行情很好,遂决定上马工业乙醚。1984年底,一套年产200吨工业乙醚生产线顺利建成投产。杨志成趁热打

3、铁,又扩产了一条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靠着敏锐的市场直觉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拚搏精神,他们先后开发出工业无水乙醚、纯苯、甲苯、二甲苯等200多个产品品种,并成功销往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其中20多个产品获得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迎来了企业第一次发展高速期,工厂随之更名为石首市化学试剂厂。  1986年,石首撤县设市,化学试剂厂整体搬迁到城郊的工业区张城垸,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在此期间,杨志成了解到一种叫对氨基苯乙醚的染料中间体利润高、市场好,就琢磨着上这个项目。但那会儿对氨基苯乙醚还属于高科技产品,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要上这类项目在很多人眼里无异于异想天开,“不安分,穷折腾”,“癞哈蟆想

4、吃天鹅肉”,各种讥笑、讽刺扑面而来。  杨志成没有被流言蜚语吓倒,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准的目标前行。没有资金,他想法找人联营;没有技术,他四处请教高人。在那段寝食难安的日子里,他无数次奔波在武汉和石首之间,几乎跑断了腿杆子、磨破了嘴皮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与武汉染料厂达成了联营协议,共同开发对氨基苯乙醚。  1991年,化学试剂厂与武汉染料厂共同开发的对氨基苯乙醚一经问世立刻走红,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1992年,对氨基苯乙醚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为该厂挣来了第一笔外汇——30万美元,轰动一时。对氨基苯乙醚的开发,为企业打开了阿里巴巴之门。接着,该厂又开发成功对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甲醚、邻氨基苯

5、乙醚,这些产品均属于精细化工中间体,应用广泛,附加值高,市场稳定,产品档次有了很大的提升。化学试剂厂尝到了产品档次提升的甜头,乘势而上,又开发出1,4-二羟基蒽醌、吐氏酸、J酸等多个化工中间体,产销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印度客商访问楚源  1994年7月,欣欣向荣的石首市化学试剂厂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成立湖北楚源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组建了湖北楚源集团。新兴股份制企业成立和集团公司的组建,标志着楚源集团踏上快速发展、规模扩张的新起点。1997年,楚源集团的工业产值和产品销售首次双双突破亿元大关,跻身亿元企业行列。自此,楚源走过了艰难曲折的

6、创业阶段,谱写了一曲乡镇企业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传奇。    自主创新奏响腾飞华章  10多年的创业实践和经验让楚源深刻意识到,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产品、在技术、在自主创新。楚源先前的产品开发和技术以引进为主,实行“拿来主义”。但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已的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初具实力后,楚源开始把重心放在培育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先后选送四批100多名优秀员工到武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脱产深造。楚源还在武汉大学开办了博士后工作站,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聘请了一批科技先导性人才,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成为自主创新的可靠保证。  与此同时,他们加强硬件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

7、,建成了省级技术中心——染料中体间合成技术研究中心,配备各类试验仪器设备30多台套,包括四个小试实验室、三个中试车间和一个产品测试中心。2004年,楚源又投资500多万元,结合技术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技术中心进行了改扩建,使其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创新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007年,楚源染料检验检测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实验室,研发条件更加先进和完备。楚源还投入1000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